•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食品加工創造絢麗 訪珠海市臺商協會創會會長施清枝

2017-12-21 15:4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2月21日珠海訊 施清枝,珠海市臺商協會創會會長,櫻花食品(珠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珠海市中興隆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 我們一向本著企業道德與良心, 從不參假、不偷工減料, 以優良的産品取勝。我們教育員工的理念‘品質是企業的生命’。

  四十年代臺灣的農業不發達,農民生活困苦,整年辛苦工作,遇到農作物欠收,收入不足以養家糊口,或豐收時又銷售不出去,導致物賤傷農百般無奈。施清枝從小看到感受到這種情況,就立志努力讀書、出人頭地,將來要設法解決農産品滯銷問題,解決農民困境,改善農村經濟。

  立志農業,一步一個腳印。高中畢業參加大學聯考,施清枝就選讀農學院,專注農業教育、農業病蟲害、農業經營管理、農産品加工、貯存運輸等課題。大學畢業後先在中學當老師,一方面教書,一方面利用課餘時間收集臺灣各地農副産品的種類、生産季節、産量且思考如何加工貯存銷售。剛好有一個機會受聘到鳳梨脫水工廠工作,便整理出整套農業教育教材、設計農産品加工的機器設備及測試加工流程和工藝。

  皇天不負苦心人,正當施清枝逐步完成各種準備工作時,正逢日本速食麵剛要興起,那是1973年,施清枝便趁勢開始按照當季生長的農作物加工量産,再將加工脫水的農副産品,出口供給日本速食麵業者使用。

  農民將大量種植的農作物供應給工廠,製造成成品銷售,農民閒暇時到工廠幫忙賺外快,增加了收入,既解決了滯銷問題又改善了生活,實現了施清枝小時候的夢想。更創出三贏的局面,獲得掌聲。

  教育農民,耐心實踐。此種大好情形大約維持了20 年,到八十年代後半期臺灣漸漸邁入工業時代,年輕人往都市發展或進工廠, 農業人口老化,農産品不足,農業轉型精緻化及觀光農場。

  九十年代施清枝開始另尋出路,到1989 年6 月9 日正式簽約落定珠海購地建廠,可説是臺資第一家。

  1989 年的珠海就像施清枝當年的家鄉一樣辛苦,農民種植觀念傳統,很難改變,如果沒有足夠的耐性及具備充分的農業教育能力,根本無法立足。記得為了讓農民試種, 農委會還協助舉辦了説明會,大禮堂座無虛席,村長農民提出許多問題,施清枝帶著臺灣專家們耐心的解釋,並在示範基地種植相同的作物證實給大家看,農民們才真正相信接受先進的農業教育及種植管理技術。

  施清枝更是親自下鄉,在坑坑洼洼的泥地裏奔忙,吃的是農村小攤,面對的是不同理念的農民,他要克服各種困難,耐心説服教育。

  這個行業基本是靠天收,太熱太冷、大風大雨、自然災害均影響收成,也使工廠無法正常生産。産量過高要維護農民的利潤,需增強銷售能力,面對每年的不同情況,就要預先估計産量,讓供貨商、廠家、客戶三方配合好, 才能夠達到三贏,方能永續經營。

  櫻花食品。櫻花食品(珠海)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 年,主要生産濃縮調味液、調味醬汁、調味湯料。這行業競爭激烈, 品質參差不齊,價格差別大。施清枝説“我們一向本著企業道德與良心,從不參假、不偷工減料,以優良的産品取勝。我們教育員工的理念‘品質是企業的生命’”,于1997 年就通過HACCP 體系認證去年又獲得中國認監委三同認證。

  新設備新産品。為了適合發展變化,櫻花引進了國外整套濃縮調味設備,透過對食材的萃取、高速分離、真空濃縮,製成各式濃縮液。濃縮液再與其他配料調配成各式醬汁,産品在調味生産時,就要求保持溫度一致、時間一致,使生産出的每一批調味汁在濃度、色澤、味道、口感、融合上沒有太大差異。並在供貨商方面,儘量保持穩定的供應鏈條,這樣才能保證原材料品質的長期穩定性。

  如今,櫻花食品是由兒子施沛宏主要負責,他年輕有活力、跟的上潮流,思想先進、對口味靈敏,認真的帶領幹部嘗味、試味,研發不同口味的産品,滿足客戶的需求。

  櫻花食品每天都要對原材料、生産工序、半成品、成品, 經過嚴格標準的檢驗,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符合品質安全的相關規範,比如:産品出廠前除了基本衛生指標合格檢驗,還要和前批次留樣産品做濃、色、香、味等感管測試後才能包裝出貨。

  如今,國人的食品安全品質意識越來越高,市場對高品質産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櫻花食品設立網站,開通網路行銷,增加小包裝産品方便客戶。並新增各類設備,邁向自動化,增加産量,減輕員工辛勞,穩定了産品品質。(珠海臺辦 魯成民)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