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悠悠嶺南行 同胞情誼深——第四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記實

2017-12-01 16: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合影

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侯振富作開營動員講話

中山大學副校長肖海鵬致歡迎辭

  台灣網12月1日廣州訊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岸一家親”理念,進一步增進在廣東工作和就讀的臺灣師生對廣東和祖國大陸的認識,1116日至21日,由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協辦的第四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活動在廣東成功舉辦。 

參訪團一行向孫中山先生敬獻花籃

參訪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參訪港珠澳大橋

  本屆嶺南行活動以“青年學子創業夢粵臺同譜中華情”為主題,來自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大學等8所在粵高校執教和就讀的兩岸師生108人參加了活動。活動受到了各地和相關單位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廣東省臺辦主任黃耿城專門研究活動方案並提出具體意見,省臺辦副主任侯振富、中山大學副校長肖海鵬、河源市委常委葉春球以及嘉應學院副校長薛訪存、陳銘貴等領導出席了相關活動並講話,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東莞理工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嘉應學院等8所在粵高校和東莞臺商子弟學校積極組織師生參與活動,珠海、河源、梅州、東莞、中山等市臺辦認真協調當地有關單位給予參訪活動大力支援和配合。

參訪橫琴新區規劃展廳

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葉宏燈分享經驗

團隊建設活動

團隊建設活動

參訪河源博物館

  本屆嶺南行活動於1117日從百年名校——中山大學啟程。在6天的行程中,參訪團先後參訪考察了孫中山故居、珠海格力電器公司、港珠澳大橋、橫琴新區、東莞臺商子弟學校、河源博物館、萬綠湖生態環保教育基地、梅州濟濟樓圍屋、丘逢甲故居、三圳白馬村新農村建設示範區等兩岸交流基地和創新創業項目,聆聽了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葉宏燈的分享,並與中山聯速創業園代表進行了座談,與嘉應學院師生進行了聯誼活動。

參訪團一行與梅州嘉應學院聯歡

才藝表演

才藝表演

  11月21日,活動在充滿濃厚客家人文氣息、秉持悠久客家文化精神、美麗和諧的嘉應學院圓滿閉營。閉營儀式上,兩岸師生暢談了此次活動的所思所想。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臺籍老師陳楷升表示:“這次活動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主人的熱情週到,所到之處,時時處處都有親人般的溫暖和關懷,讓身在異鄉的我們真切體驗到家的溫暖。”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臺籍老師鐘瑞梅表示:“祖國發展如此快速迅猛、民族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每一項活動都令我感動、每一個景點都讓我著迷。希望所有團員不忘初心、不斷前行,爭做中華文化傳統的傳播者。”

  中山大學臺籍學生薛均偉説:“活動中,我們邊聽、邊看、邊學、邊想,親身體會並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民俗多彩、文化璀璨,活動讓我們全面、深刻、理性地認識並認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堅定了我們成為中華文化瑰寶的傳播者和引領者的決心。孫中山先生説:我勸諸君立志,是立志做大事,不是做大官。我們青年學子唯有在時代更疊、碰撞砥礪之中,不忘初心、明辨篤行,加強文化溝通,增進文化互信,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方能真正為國棟樑、蔚為國光。同時,我也盼望這次旅程不僅能給我們一個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也能提醒我們在座每一位青年要努力成為德才兼備,身具領袖氣質,胸有家國情懷的民族希望和棟樑。相信兩岸青年互通、友誼常青的精神一定會永遠傳承下去,並築起未來粵臺青年交流的新橋梁。”

參訪客家文化遺産濟濟樓

感言分享

感言分享

感言分享

  暨南大學大陸學生謝粵揚則分享他這些天與臺灣學生一起度過的點點滴滴,他説:“我們經常説廣東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省份,在這次活動中我更是深有感悟,兩岸在文化習慣上有差異,見識有異同,但是通過我們青年學子的交流,這些差異正在逐漸縮小,隔閡正在消失。”

  中山大學帶隊老師劉宇晨説:“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活動期間,營員們邊聽、邊看、邊學、邊想,親身體會並感受到祖國大陸創業之紛紜、文化之璀璨,全面、深刻而理性地認識並認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油然而生一種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真正做到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更加堅定了我們成為中華文化瑰寶傳播者和引領者的決心。這次嶺南行活動亦將會是我們青春歲月裏一段難忘的成長歷程。這既是一次學習之旅,讓我們收穫了寶貴的人生經驗,體味了創業艱苦、奮鬥不息;又是一次文化之旅,讓我們體驗了嶺南風貌與人文風光,感受了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日新月異,培育了民族自信和自豪;更是一次友誼之旅,短短6天,為我們搭建了兩岸學子溝通之橋,收穫了跨越海峽的情誼。”

  東莞理工學院臺籍教師朱文惠表示,以前都是通過電視網路或其他途徑獲得大陸風土人情、城市建設等“二手”資料,這次嶺南行活動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給予我們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祖國大陸的建設、廣東人民的友善讓我們十分感動,我們將會把這份感動分享給更多的臺灣子弟。

  暨南大學臺籍學生李品萱説:“作為臺灣學生的我們,要砥礪前行,不忘初心,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深圳大學大陸學生雷靈均感慨到:“儘管兩岸師生所接受的教育、成長的背景、文化熏陶不同,但是在這幾天的旅途中,通過參訪與學習,共伴與比賽,大家緊密融合在一起,體會到祖國山川的大美風光、感知到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明晰了科技的魅力與價值。兩岸同根同源,嶺南行讓我們感受到一家人的溫暖。”

  暨南大學大陸學生詹潔動情地説:“兩岸是一家人,嶺南行師生間的交往是兩岸交流的縮影。血濃于水的情誼,一脈相承的文化底蘊,是我們炎黃子孫——中華民族不變的印記。感謝嶺南行活動給予他們一次認知祖國的機會,如果再有機會,我們還願意參加嶺南行活動,也衷心希望嶺南行活動一直舉辦下去,越辦越好。”

  

廣州中醫藥大學大陸學生黃思韻同學説:“這次嶺南行是我過的最開心和收穫最大的一次參訪聯誼會。有幸欣賞到中大、暨大、深大和嘉應學院的小夥伴們給我們精心準備的節目,感受到河源、梅州濃濃的客家親情,結識到熱情奔放、富有理想和遠大抱負的臺灣小夥伴。我們一起團建比賽、一起上臺表演、一起參觀、一起拍照,收穫了友誼,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粵臺學子齊共行,兄弟情深創未來。我相信,我們的祖國在兩岸同胞相親相愛,通力合作下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中山大學大陸學生劉潤鵬説:“活動有終點,奮鬥無止境,我們會帶著豐碩的成果、深厚的友誼,投入到未來的學習和奮鬥中去,共同實現人生價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此次嶺南行活動時間雖然短暫,但有參訪參觀、有團建比賽、有交流互動,108多位兩岸青年學子在6天的參訪聯誼中,增長了見識、增進了友誼、拉近了心靈的距離。個人的“朋友圈”又加入了許多新面孔,播下了新的友誼的種子。相信這些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枝繁葉茂,為海峽兩岸人民和平安寧的幸福撐起一片新的綠蔭。(廣東省臺辦交流交往處黃軍輝)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