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徐聞縣農業考察團赴臺灣考察 推動徐聞農業提質發展

2017-10-12 15: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0月12日徐聞縣訊 為推動徐聞農業現代化發展,學習借鑒臺灣地區利用産學研合作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管理經驗,2017年8月21日至27日,徐聞縣委書記梁權財率徐聞縣農業考察團一行14人赴臺灣考察交流。

  此次考察內容豐富,重點突出,收穫體會頗多。考察團以會議座談、實地觀摩、查閱資料等多種形式,就海峽兩岸的經貿農業發展、環境永續發展和保障消費者健康的理念、有機農業的相關法規和生産技術、休閒農業發展與相關産業的結合、農産品深加工與旅遊觀光産業的開發利用、農會組織在農業發展中推廣農業科技、開拓産品市場和提供生産資金貸款等方面,進行了考察研究,並與彰化縣榛記食品公司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爭取有關項目早日落戶徐聞。重點考察了臺灣農作物品種改良、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的轉化應用、高科技帶動農業升級轉型提高農業競爭力等方面的內容,考察團對臺灣涉農機構和食品加工企業等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運營模式、工作機制和管理理唸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對促進推動徐聞農業向高層次的農業工業化、科學化、精細化方向邁進和徐臺農業交流合作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寶貴借鑒。考察結束返回後,徐聞縣委書記梁權財指出,此次赴臺學習考察內容豐富,獲益良多。徐聞縣召開全縣幹部大會,通報了考察團赴臺灣地區農業考察的有關情況,並對徐聞現代農業的發展等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

  一、考察的主要收穫體會

  第一,臺灣農産業專業化程度較高。從業人員的素質普遍較高。在臺灣,不管是農民、工人還是其他行業從業人員,多數企業的管理人員都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甚至擁有博士學歷。臺灣農業生産的理念比較先進。如,在永齡杉林有機農場,處處展現出“生産、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理念,他們通過有機認證,生産過程不噴農藥、不施化肥,也為消費者生産天然的、健康的食物。臺灣農産品的品質普遍較好,現有的農産品安全標準比較健全,並在農業各大産業上廣泛開展品質認證,推行標準化生産。

  第二,臺灣農業和二三産業的融合程度高。臺灣地區注重對農業進行了多功能、多業態開發,促進一、二、三産業的高度融合。他們做農業不再是做初級農産品,而是圍繞産品的上下游進行深度開發,注重産業鏈條的延伸,從種養殖到精深加工,到農産品銷售、發展餐飲等服務業,實現了産業的高效連結與高度融合。

  第三,臺灣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強。為建設永齡杉林有機農場,郭臺銘讓永齡慈善基金會出資約合人民幣8億元,來建設永齡杉林有機農場。農場按照BOPT(建設、操作、利潤、轉移)的模式進行建設,當農場有持續盈利能力和農場裏的農民能自立的時候,基金會就將農場轉交給市政府,讓農場裏面的農民來自主經營。

  第四,臺灣同胞熱情友善。在這次考察過程中,高雄市大樹休閒農業區的理事長謝坤淞毫無保留地向徐聞縣考察團介紹鳳梨種苗的處理和種植方法,表達非常清晰、非常坦誠,沒有半點含糊。花蓮縣富興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楊清茂一邊開著拖拉機,一邊熱情洋溢地向考察團介紹當地農業發展的情況。這激情滿懷的解説感染了考察團,也讓考察團深受感動,體現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同胞親情。臺灣基層幹部的熱情也體現出,對當地情況的深入了解、對農業産業發展相關知識的準確把握和對事業的熱愛。

  第五,臺灣的環境衛生好。從臺北到高雄,從城市到農村,不管是街道、賓館,還是廁所、工廠,顯得乾淨整潔。據了解,臺灣注重大力推動環保教育,從中小學生出發,推廣二代教育,從改變市民的生活方式抓起,形成了全社會良好的垃圾分類收集和廢舊資源利用的社會氛圍。

  二、幾點啟示

  臺灣地區農業發展和環境衛生治理的成功經驗,給考察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們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梁權財書記強調,要學經驗、抓落實,推動徐聞縣農業提質發展和環境衛生治理。今後,徐聞縣要注重借鑒臺灣的先進經驗,以三産融合為抓手,推動徐聞縣農業和相關産業發展。同時,加強環境衛生治理,加快建設“廣東省對接服務海南的南門戶城市”。

  第一,要把提高農産品品質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要推行標準化生産,從源頭上保證農産品品質安全。要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打響徐聞農業品牌。要推廣農業科技,為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特別是要加快現代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的建設,完善配套設施,並以推廣中心為平臺,開展農民農技教育,廣泛推廣現代農業技術。

  第二,要把壯大新型經營主體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借鑒臺灣農會的做法,徐聞縣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快引導主體聯合,形成以專業農民、家庭農場為基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為骨架、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新型農業生産經營組織體系,著力培養一批有文化、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隊伍。

  第三,要把發展農産品加工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環節。要強化農産品加工,延長産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另外,要跳出“農産品加工就是加工農産品”的傳統思維,把農産品加工與觀光旅遊結合起來,促進三産融合。要發展壯大現有農産品加工企業。全力支援好徐聞縣結晶果糖項目達産增效和聚豐對蝦加工企業(原新昶)復産達效;要加快鳳梨世家、怡然莊食品加工等項目的建設進度,爭取項目早日建成投産。要加強招商引資。繼續把農産品加工項目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積極引進更多上規模、上檔次的農産品加工項目,大力培植具有帶動輻射能力的農業龍頭企業。要加強與臺灣榛記食品公司的溝通銜接,爭取臺灣榛記食品的鳳梨酥項目落戶徐聞,並於明年春節前建成投産。同時,要在農産品加工業中植入觀光旅遊的元素。

  第四,要把“農業+旅遊”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整合休閒觀光農業資源、田園生態景觀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把農業生産場所、農産品消費場所和休閒旅遊場所結合為一體,以農業為基礎,以旅遊為方向,以打造一批示範點為抓手,推動休閒農業蓬勃發展。要建設一批觀光型農場。深化墾地合作,支援農墾建設農業公園、茶葉主題公園等項目,完善鳳梨文化旅遊節永久會址的配套設施,修復下橋鎮石板嶺原始次生林,拓展農場生産功能,使其成為觀光農業發展的先進區域。要建設一批旅遊鄉村。結合當前推進的新農村建設,將鳳梨的海、中國大陸南極村及白沙灣相依具有旅遊開發潛力的烏港新農村片區納入到旅遊線路當中,結合自然風光規劃建設成為旅遊景區。當前,重點支援朱果公司把鳳梨的海打造成為集農業科學種植、優質農産品加工和農業觀光旅遊融合發展為核心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示範區,具體抓緊抓好金鳳梨和臺農17等優良品種的種植和推廣,發展鳳梨就地加工産業,抓緊規劃建設世界第一鳳梨博覽觀光等旅遊設施,實現一二三産業高度融合發展。要建設一批現代休閒農園。要加強引導和支援,徐聞縣農業、財政、旅遊等部門要研究政策,制定好鼓勵支援措施。要挑選一批設施完善、服務品質好的農家樂進行觀光評比,促進接待與服務水準不斷提高。要支援好徐聞縣正茂蔬菜等基礎較好的大型果蔬種植基地建設成為集休閒、觀光、體驗、科教、餐飲、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休閒農園特別是要引領遊客親自種植作物、體驗動物飼養,通過農事實踐拓展遊客體驗生活和體驗勞動的意義,增加休閒農園的收入,讓農業生産過程成為一種商品,成為農業增收的新增長點。

  第五,要把城鄉環境衛生整治作為提高居民文明素質的突破口。重點推進集貿市場、主要街道、旅遊景區、公路沿線和城鄉結合部的綜合整治,全面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各鎮(街)、村(居)要進一步加強保潔隊伍建設,嚴格按標準配備保潔人員,並加大投入和加強考核,切實提高保潔實效。各鄉鎮(街道)要與集市上的商住戶簽訂衛生整治工作責任書,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其中,最突出的是要搞好各單位和公共場所的廁所衛生整治工作,確保環境衛生整治到位、不留衛生死角,樹立起城市衛生的良好形象。要加大宣傳教育,提高群眾文明素質。大張旗鼓宣傳環境衛生整治的意義、做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支援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徐聞縣教育部門要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的形式,教育中小學生樹立起環保意識,從小就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健全完善垃圾管理體系。要健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加快推進下橋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完善垃圾收運基礎設施,保證垃圾清理的正常運轉。要學習臺灣的經驗做法,積極探索新的處理模式,做好源頭垃圾分類和後期處置的有效銜接,針對不同的垃圾實施不同的垃圾處理辦法,通過實施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等形式來減少垃圾量,保護好我們的居住環境。全面開展生態文明城鄉建設,力爭年內取得明顯成效,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品質支撐。(台灣網、省臺辦交流交往處 李海、徐聞縣委辦公室 吳法)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