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臺灣推介引媒體聚焦:紮根廣州,臺商從此佈局世界

2017-05-18 09:39:00
來源:南方網
字號

  南方網訊(記者劉灝通訊員穗外宣)5月15日,作為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宣傳推介會的第7站,由廣州市政府主辦、廣州市商務委和市委臺辦牽頭、增城區承辦的“廣州對話《財富》世界500強”活動在臺北舉行。推介會上群賢畢集,吸引海峽兩岸媒體目光,臺灣媒體紛紛以“紮根廣州 臺商國際佈局”“五百強齊聚廣州 探索經濟新趨勢”等為題,探討如何以此次論壇作契機,把握面向全球的發展新機遇,IAB、樞紐型網路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等廣州發展熱點也一時成了各界引用的高頻詞。

  回顧:與“臺灣70%GDP”代表座談

  “廣州對話《財富》世界500強”臺北推介會上群賢畢集,在臺《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領軍企業代表180多人出席會議。 海峽交流基金會原董事長、現任臺灣“三三企業交流會”會長、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江丙坤,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時代國際公司執行編輯錢科雷(Clay Chandler)先後致辭。

  今年伊始,由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帶隊的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宣傳推介團隊就開啟了全球路演模式,以每月至少一場世界城市路演的速度,向世界展示廣州的魅力,誠邀全世界企業來廣州參與盛會,投資興業。

  臺北是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在巴黎、香港、紐約、華盛頓、東京、新加坡推介後的全球路演第7站。鋻於穗臺良好的經貿合作淵源和基礎,5月14日一抵達臺北,副市長蔡朝林就率隊馬不停蹄地拜訪了臺灣商業總會。

  臺灣商業總會下屬團體會員(商業會、同業公會等)136家,各級商業團體2426家,會員企業/行號150萬家,設有金融産業、建築投資不動産業、觀光及餐旅産業、能源産業、文化創意産業、醫療服務産業、零售批發暨流通業、運輸暨倉儲業、資通訊傳播産業、會展産業和空間資訊産業等11個産業別委員會。

  對廣州團的到來,臺灣商業總會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來參與座談的都是該會“重量級”理事、監事企業,臺灣商業總會常務理事王權宏介紹,僅是這些企業,就已經掌握了臺灣70%的GDP。

  臺灣媒體看廣州機遇

  推介會翌日,臺灣多家主流媒體均以大篇幅報道此次盛會,並各自聚焦臺商投資機遇、廣州IAB計劃、粵港澳大灣區等熱門議題。

  展望穗臺合作:廣州對臺商有很強投資吸引力

  “昨天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兩次提及廣州,肯定廣州在古代和當今在對外開放政策交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的一席話,成為臺灣媒體爭相引用的“廣州定位”注解。

  目前國際化水準和實力兼具的廣州,仍面臨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夠的問題。蔡朝林希望臺灣商業總會一如既往地關注廣州的發展,發揮在臺灣企業中的影響力,支援和引導更多臺灣企業來廣州發展,與廣州企業開展經貿合作。同時,發揮國際化程度高、與歐美發達國家合作經驗豐富的優勢,幫助廣州“走出去、請進來”,集聚更多全球高端要素。

  《聯合報》以《紮根廣州 臺商國際佈局》和《兩岸合作 臺商續當推手》為題,引述蔡朝林的致辭稱,穗臺經貿交往源遠流長,30多年來,兩地投資與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快速增長。特別是近年來,新光國際集團、廣達電腦、大同集團、臺灣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等臺灣知名企業紛紛選擇落戶廣州。許多在穗臺資企業也繼續看好廣州,紮根廣州,並通過轉型升級、增資擴産等方式加快發展。截至今年3月,在穗臺資企業累計已達3119家,投資總額143.61億美元,常駐在穗的臺商及眷屬超2萬人,臺資企業員工近20萬人。

  《聯合報》並引述江丙坤的談話指出,從1988年起,約有25000家臺商到廣東投資,對廣東省成大陸經濟第一大省,做出很多貢獻。在第二波投資熱潮,資訊産業興起在廣州也有很大發展,臺商對廣州經濟發展,可説功不可沒。

  “近年來,大陸經濟突飛猛進,國民收入增加,當然勞工收入也上漲,生産成本提高。因此,廣州市在過去10年不斷推動轉型升級,逐步塑造創新之城和智慧之城。”《聯合報》表示。

  《旺報》則以《穗臺經貿密切 江丙坤按讚》為題,提到江丙坤對“開放與創新:構建經濟新格局”的論壇主題深表贊同,並認為其十分符合廣東乃至大陸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有利臺資企業把握大陸經濟發展的方向。特別是站在臺灣立場,若臺灣工商界能參加這場活動,將對兩岸交流有正面意義。

  “然而,經過多年的經濟突飛猛進後,眼下大陸正面臨薪資上漲、勞力短缺等大環境的變化。廣東省也不例外,過去10多年來持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旺報》在介紹廣東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還引述江丙坤的話説:“如今自己每隔一兩年到廣州,都會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對於臺商仍有很強的投資吸引力。”

  聚焦廣州發展:關注IAB計劃,呼籲臺商把握機遇

  在《廣州財富論壇 廣邀臺商參加》一文中,《經濟日報》指出廣州正實施IAB計劃,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在各領域培育引進龍頭企業,目前已經形成初具規模的産業集群。

  《經濟日報》還引述蔡朝林的講話,介紹了美國福布斯雜誌中文網五次把廣州評為“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第一名,並提醒臺商“廣州不僅是商業之都,先進製造業、科技創新産業、金融業及高端服務業在廣州也蓬勃發展......廣州一定會在大陸乃至全球佔據重要一席”。

  廣州的IAB計劃無疑廣受臺灣媒體關注,繼《經濟日報》外,《工商時報》同樣展望廣州將以此為契機,“未來在各領域培育並引進龍頭企業,期使在大陸乃至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該報引述蔡朝林的話説,粵港澳大灣區是當今世界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未來10年,可望發展成世界級的城市群,前景不可估量,“呼籲臺商要把握廣州機遇”。

  作為權威商業刊物,《兩岸商情》5月刊以封面報道《財富全球論壇十二月登場——五百強齊聚廣州,探索經濟新趨勢》,配三個整版篇幅,深入分析“掌握陸海空及網際網路,廣州全力打造樞紐型網路城市”“自貿區南沙片區,積極打通政策及招商環境”“把握創新研發,廣州邁向智慧之城”“與國際同步,廣州喜迎《財富》全球論壇”四大方面議題。

  全球第一架載人無人機——億航184在廣州起飛,自7月1日起將有300架陸續在杜拜投入營運,美國也已下1,000架訂單——這與超過800萬平方公尺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面積,以及超過12萬家科技創新企業一道,被臺灣媒體視為“廣州的創新奇跡”,標誌著“廣州將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驅動力,在 網際網路、生物制藥、新材料、工業機器人、無人機、3D列印等新興産業領域已形成強大實力”。

  《兩岸商情》總結稱:以廣州為中心,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的珠江三角洲,是當今世界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現正著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長遠來看,其成長潛力、科技含量、經商前景,已成為大陸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和對外開放門戶樞紐。雖然面臨全球化的多元競爭,但憑藉其豐沛的底蘊與發展動能,正不斷令世人驚艷,到底廣州將如何再創新局,全世界都在看。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