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海粵談”第一期在廣東省臺辦六樓會議室舉行

2016-12-27 09: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2月27日廣州訊 21日上午,“臺海粵談”第一期在省臺辦六樓會議室開辦。廣東臺灣研究中心4名特邀研究員作為主講嘉賓,圍繞“‘川蔡通話’:小動作?小步驟?”這個主題,就未來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的走向進行探討。省臺辦黃耿城主任、陳林佐副主任、方濤副主任和各業務處室、工作站、粵臺中心、促進會30余名同志參加活動,與主講嘉賓互動交流。

  中山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朱衛斌教授首先發言。他認為,“川蔡通話”一石激起千層浪,但仍可以得出兩個基本判斷:一個是特朗普上臺後,“一中政策”不會有根本改變。因為西式民主下的選舉語言可信度歷來都不是很高,中美關係錯綜複雜,今天的中國正在強勢崛起。特朗普並不是瘋子,他是個成功的商人,有經濟理性。雖然常有出人意料的言行,但30多年來美國的對華政策仍會持續。另一個是美國在涉臺問題上,實用主義的傾向會增加。美國內部早有“棄臺論”的聲音,雖不是主流,但仍有一定的影響力,甚至未來也不排除中美有第四個關於“棄臺論”的公報出現。

  暨南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陳恩教授認為,“川蔡通話”實有投石問路之嫌,美國新政府在未來兩岸關係中的角色定位會有新的變化,共和黨與臺灣長期友好互動,美國實際上已經成為兩岸關係走向和平統一的重大障礙,也是島內“臺獨”分裂勢力的重要精神支柱,對此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當然,從特朗普的個性來看,政治問題經濟化、商業化、娛樂化比較明顯,他打“臺灣牌”,不會鼓動臺灣獨立,更不是統一,而是為了實現美國利益最大化。

  華南師範大學傅玉能教授認為,長期以來,中美存在著結構性矛盾,臺灣與大陸不遠不近、不統不獨、不戰不合,最符合美國利益。中國最關鍵的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未來大陸對臺工作重點應放在反“獨”促統上,臺辦系統的工作可以在“為非和平統一提供道義支援”上多做些考量。

  華南農業大學李仕燕老師認為,蔡英文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把寶押在希拉裏身上,她與共和黨人士有著長期的互動。這次“川蔡通話”也應該是預有準備的。未來美對臺軍售會進一步加強,也可能對蔡英文的“過境”撕開口子,特朗普也可能會改變“一個中國”的表述,“臺獨”勢力會得到鼓動。

  4位主講嘉賓解讀之後,回答了聽眾的現場提問。最後,方濤副主任代表辦領導對這次活動進行了點評,強調要把專家學者的智力支援與對臺工作的具體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推動廣東對臺工作持續創新發展。

  這次活動,是落實主任辦公會議關於“把邀請臺灣研究中心專家學者來我辦授課或座談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的具體行動,由綜合研究處承辦。(台灣網、廣東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