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夏會”廣州登場增添兩岸和平發展正向動能

2015-10-15 10: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廣州10月14日電(記者陳斌華、王攀、黃浩苑)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的第二次工作會面,14日上午在廣州這個凝結著兩岸同胞許多共同歷史記憶的城市登場。

  在歷時約兩個小時的會面中,雙方就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以及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交換了意見,達成積極共識。兩岸專家學者指出,在下屆臺灣大選臨近、兩岸關係再次面臨道路選擇的重要節點,此次會面鞏固了2008年以來在推動和平發展上積累的“兩岸共識”,對一些雙方關切的重要、迫切議題的解決提出了時間表、路線圖,無疑將為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增添正向動能。

  在會面中,兩部門負責人回顧了7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歷程,一致強調堅持“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宣示要在新形勢下努力堅持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

  “臺灣政局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兩岸關係未來的道路選擇是一項嚴肅的課題。”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指出,目前兩岸許多共同事務非常複雜,必須共同合作才能實現高效治理,為此雙方必須不斷鞏固堅持共同政治基礎。

  針對外界民進黨倘若重新上臺,兩部門負責人工作會面將成絕響的擔憂,此次“張夏會”強調將持續加強兩部門溝通,開展多種形式互動,提高兩岸事務處理效率,推動兩岸關係繼續前行。“這回應了外界的質疑,明確提出了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加強溝通的必要性。”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説。

  “‘九二共識’是維持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會晤機制運作的重要基礎和必要條件,民進黨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説,張志軍主任的談話特別提到道路選擇,實際上是對民進黨發出嚴正警告。

  在推進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制度化協商、推動協議發揮效用方面,此次“張夏會”達成諸多共識,包括:繼續推進兩岸貨貿協議商談,爭取年內取得積極成果;積極推動兩岸環保協議商談;繼續推進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議題商談,儘快完成協商;積極促成兩會在年底前就7年來協商談判進程及取得的成果進行總結;推動服貿、租稅、飛安等已簽協議儘快生效實施。

  張五嶽分析説,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要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推進和強化兩岸已簽協議的生效和實施,“讓兩岸民眾對這些互惠互利的措施有感”。“不僅是簽署多少協議,而且要有效推動這些協議的落實,才能獲得民眾支援的力量。”

  在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方面,此次會面達成的共識包括:營造更為公平、有效的投資環境,增強兩岸企業投資合作信心;提高投資糾紛案件的協處效率,強化兩岸投資企業權益保障;就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互促進等問題交換意見,予以推動。

  在促進兩岸人員往來上,會面就保持兩岸旅遊健康有序發展,深化兩岸文化、教育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大力加強兩岸青年交流等達成共識。

  “從此次雙方提到臺面上的議題來看,兩岸需要協商解決的事務、問題還相當多,有些還相當急迫,攸關民生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希望臺灣不分黨派都能體察到,只有努力與大陸方面合作,共同推進相關事務早日解決,才符合社會期待。”劉國深説。

  值得注意的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相關號召後,雙方在此次會面中還決定支援和鼓勵兩岸有關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就共同研究抗戰歷史加強交流合作,以弘揚抗戰精神。

  “兩岸能有今天的和平發展,是無數民族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歷史不能忘記。”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表示,兩岸共同研究、書寫抗戰歷史十分必要,有利於化解分歧,凝聚致力民族復興的共同意願。

  “此次‘張夏會’再度印證了有基礎則有共識、則有成果的道理。”朱松嶺説,“當前臺灣內部的政治紛擾,讓人憂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這個兩岸關係何去何從的敏感時刻,臺灣一些政黨、政治人物應以陳水扁的下場為鑒,認清‘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作出正確的道路選擇。”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