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汕臺經貿合作日益深化融合

2014-08-22 09:56:00
來源:汕頭日報
字號

  全市累計批准註冊臺資企業近650家,合同投資總額超19億美元

  本報訊(記者林馥盛實習生張汝揚)汕頭是廣東省距離臺灣最近的城市,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聯,人員往來密切。記者近日從市商務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與臺灣進出口總額1.51億美元,增長8.6%,其中出口1897萬美元,增長56.1%,充分顯示了汕臺經貿交流合作水準具有十分廣闊的空間,兩地經貿合作日益深化融合。

  汕頭是臺商投資大陸最早的地區之一,我市一直十分重視汕臺經貿合作,把吸引臺資作為我市招商引資的重點,創造良好的條件支援和鼓勵臺灣企業來汕投資創業,積極推動汕臺交流合作向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發展。目前,全市歷年累計批准註冊臺資企業近650家,合同投資總額超過19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額超過14億美元。臺資已成為汕頭外向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臺資企業在汕頭的發展態勢良好,不僅海霸王集團和天陽模具等臺企相繼增資擴産,而且計劃總投資10億元的長平路百腦匯生活廣場工程建設如火如荼,預計明年初完成項目主體結構,建成後為該城市商業中心地帶增添一座集辦公、餐飲、娛樂、購物于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與此同時,自2009年汕頭港在廣東省率先實現對臺海上貨運直航以來,航線運營良好,效果明顯。我市對臺海上貨運直航出口貨物主要是粵東地區的玩具、食具、衛生潔具、陶瓷、鞋、塑膠製品等,出口目的地主要是臺灣,部分經臺灣轉口至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進口貨物主要是塑膠、礦産品、機械化工原料等,産地為臺灣或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對臺海上貨運直航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力地支援了我市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汕頭與臺灣的經貿合作不斷拓寬領域、加深層次。目前由市商務局負責牽頭的“粵臺物流園”項目進展順利。粵臺物流園區主要由汕頭保稅區塑膠交易市場、中石化汕頭塑化物流園區、柯斯達商貿倉儲物流等項目構成,其中投資1.6億元的柯斯達商貿物流項目已經建成並進入實質性運作。下階段,市商務局將利用在海西經濟圈與珠三角經濟區中的特殊節點地位和商貿流通發達的傳統優勢,依託汕頭保稅區的優惠政策和廣澳港便利的物流條件,進一步強化對臺通商口岸的地位,推動粵臺物流園區建設,帶動汕頭和整個粵東經濟發展並形成良性互動。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