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通訊:在廣東茂名培育出更甜蓮霧的臺農

2012-06-27 10:3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茂名6月2日電 題:在廣東茂名培育出更甜蓮霧的臺農

  6月1日下午,記者走進廣東茂名電白縣新華農場,在一座果園裏,見到滿眼都是晶瑩剔透的蓮霧、清甜可口的芭樂,還有飄著清香的木瓜。這些農産品都是從臺灣引進的“貴族”,現已在粵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早年畢業于臺灣屏東農科學院的王興木先生告訴中新社記者,他在茂名不僅培育出反季節蓮霧,還通過創新生産技術,培育出更甜的蓮霧。在臺灣生産的蓮霧甜度一般為13度,而他目前培育的蓮霧甜度最高達16度,且將大批量上市。

  王興木一直從事農業研究,從1982年起就在臺灣種植蓮霧,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87年他被評為臺灣十大傑出青年農民。

  蓮霧是臺灣果王,清甜解渴,售價在眾多水果之上。但由於蓮霧適合生長氣候的特殊性,很少在臺島以外的地方種植,即使引種成功也很難保持原有的風味。

  2000年,王興木先生到茂名考察時,在茂名市迎賓館看到本地蓮霧品種,並經過市場考察,了解到當地售賣的蓮霧極少且價格不菲,便萌生從臺灣引種蓮霧的念頭。

  隨後,王先生根據蓮霧性喜溫暖濕潤怕寒冷,生長最佳氣溫在攝氏25度至30度之間等特性,對各處的土壤氣候等進行調研評估,認為電白較適宜蓮霧的生長。2002年,便租用電白新華農場的200多畝荒山坡地,種植屏東“黑珍珠”高品質蓮霧120多畝。

  2008年,王興木開始試驗反季節蓮霧,通過蓋遮光網和樹皮環割等技術調節植物生理,並應用套袋生産等反季節生産技術,使正常收穫期在5至7月份的蓮霧,通過分批催花的辦法,讓蓮霧在10月份至次年元旦再次結果。

  王興木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地可以種22棵樹,一棵5年樹齡的蓮霧一次結果平均在200斤以上,假如每公斤5元人民幣,一畝地收入就是4萬多元。

  末了,王興木笑著説,“在臺灣屏東,最有錢的農民就是種植蓮霧的果農。”

  經過幾年的實踐,王興木對廣東地區的氣候以及土壤、肥料等技術已基本能掌握。目前,他種植的蓮霧比臺灣的更甜,甜度基本維持在12度以上,最高達到16度,而且解決了氣候的影響問題。

  與蓮霧打了20多年交道,王先生對種植蓮霧瞭如指掌。他説,“在臺灣,蓮霧在攝氏11度以下就會落掉70%-80%的果子,在茂名,他種植的蓮霧在攝氏七至八度,目前也會保持60%以上不落果。目前,中國大陸的蓮霧基本是進口貨,本地種植很少,有龐大的消費市場,通過試點種植成功後,再進行大面積推廣。應該説,種植蓮霧前景樂觀。”(作者 梁盛 梁遠東)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