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威”力驚人 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一日成交24億

2012-04-20 11:07: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右二)視察展會。

展會現場的臺灣美食街吸引了很多參展商。

  2012年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昨開幕

  昨日上午,為期4天的2012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開幕,展會帶來2萬餘項臺商企業優質産品及服務,市民在家門口可淘到稱心如意的産品。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不少參展商已經是第三次參加臺博會,與前兩次相比,不少參展商均表示,他們最看重的並非通過這次展會能夠賣出多少産品,而是希望通過展會尋求合作夥伴。而與會的採購商則認為,和前兩屆相比,本屆臺博會參展企業提供的産品不再像之前那樣比較單一,而且大多都有了自己的品牌。

  昨日下午,主辦方發來的數據顯示,僅僅昨天一天時間,100多家參展商與50位大小採購商就達成了成交金額逾24億元,其中現場採購訂單7億元,一年內採購意向逾17億元。僅一天的採購成交金額就超過了去年整個展會的成交額。

  臺博會之“威”

  兩屆臺博會創40億元商機

  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在開幕式致辭中説,東莞市成功舉辦兩屆臺博會已經吸引了68萬人次參觀採購,創造40億元的商機。徐建華表示,臺博會日益成為臺資企業展示自己形象,開拓國內市場,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成為莞臺兩地深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重要載體。

  臺博會之“變”

  1.品牌名取代“工廠標簽”

  昨日和今日上午是本次臺博會的專業展時間,只允許採購商入場。記者觀察發現,和前兩屆相比,本屆臺博會的參展商佈置攤位時,更多打的是自己企業所創品牌的名字,以企業或工廠名字佈置展位的企業幾乎已絕跡。

  前兩年的展會,還是有不少企業是以自己企業或工廠的名字來佈置展位,所展出的産品也是代工所積累經驗生産出的産品,沒有自己的品牌。本次的展會上,記者發現,就算如臺升、裕元等著名的臺灣企業,其展位上也看不出“工廠”的痕跡,取而代之的都是其工廠自主品牌的“標簽”。

  東莞臺商協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種靠一個展會就可以賣出很多産品的時代了,如果你的産品僅僅是代工所留下的‘尾貨’,就算人家在展會上買了你的産品,也很可能是‘一次性’的購買。”

  數説“臺博會”

  24億

  昨日下午,主辦方統計數據顯示,昨日一共有16534人次進入臺博會展館,其中6048人次為專業採購商。在昨日下午舉行的採購對接會上,100多家參展商與50位大小採購商達成的採購金額逾24億元人民幣,其中現場採購訂單7億元,一年內採購意向逾17億元。

  據了解,第一屆臺博會創造了19億元的採購商機,去年的第二屆臺博會創造總採購商機超過20億元。這次展會第一天的採購額就超過了前兩屆整個展會的採購額。

  252家

  此屆“臺博會”總召集人、東莞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漢生透露,本屆“臺博會”兩岸報名廠商共559家,參展商在數量和品質方面都較前兩屆有明顯提高。徐福記、臺升傢具、大麥客、臺達電、岳豐科技等252家東莞廠商參展,展位數量約佔展會總攤位的六成,突出了東莞臺資企業的“主場”地位。

  在採購商方面,組委會邀請了包括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丹尼斯百貨、麥德龍等知名企業在內的大型專業採購商27家。其中,丹尼斯百貨更是由其董事長王任生親自帶隊來到了臺博會現場。

  花絮

  客商不吃早餐直奔臺灣小吃區

  “我特意不吃早餐過來的。”來自湖南的王先生是某大型賣場的採購經理,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來到東莞臺博會的現場。“去年我就來過,這個展會很特別的一點就是不用出展館就可以吃到很多美食。”王先生對於展館之內的臺灣美食讚不絕口,“今天我特意沒有吃早餐過來,就是為了留著‘肚子’吃東西。”

  對於本屆臺博會的展館,王先生認為比去年整潔有序了很多,“小吃區也乾淨了很多,去年沒有安排吃東西的桌椅,很多人站在垃圾桶旁吃,感覺就不好。”

  2.由賣産品轉向尋“夥伴”

  昨日記者在現場採訪多名參展商後發現,本屆臺博會上參展商的想法也悄然出現了一些變化。“賣多少産品並不是唯一重要的。”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李金杏女士告訴記者,前兩屆臺博會她就已經帶著自主品牌美普特前來參加,“目前已經在大麥客有一個品牌專賣店,另外還有50多家體育用品的商店在賣我們的産品。”李金杏告訴記者,這次參加臺博會,除了希望採購商來購買她的産品之外,她同時也在尋找企業自主品牌的合作夥伴。(文/圖 記者謝華興、陳卓達)

[責任編輯: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