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林博會:深化兩岸合作 促進綠色增長

2012年11月05日 11:23:00來源:福建日報

  加強合作 共同發展

  以林為橋 溝通兩岸

  第八屆林博會于11月6-9日在福建省三明市舉辦。由國家林業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國臺辦、商務部為支援單位,中國林業産業聯合會、中國林産工業協會,福建省林業廳、省臺辦、省外經貿廳、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三明市人民政府承辦,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臺灣工業總會、臺灣工業協進會、臺灣中小企業協會、臺灣兩岸農漁業投資協會、福建省花卉協會聯辦。

  本屆林博會繼續堅持“以林為橋、溝通兩岸、加強合作、共同發展”的辦會理念,以“深化兩岸合作、促進綠色增長”為主題,突出林業特色、對臺合作、企業參與、品牌展示和産業招商,努力辦成一屆體現特色、市場運作、注重實效的兩岸林業交流合作的示範窗口和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綜合性會展。

  林博會期間,三明市還將舉辦第四屆中國福建花王評選暨花卉精品展。

  海西三明生態工貿區正在崛起

  海西三明生態工貿區是三明市加快發展的核心區域,是福建省十大新增長區域之一。海西三明生態工貿區規劃總面積315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面積為259平方公里。計劃到2020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000億元以上(佔三明市域比重60%以上),三次産業結構3:55:42,總人口達123萬人,城鎮化率達86%,森林覆蓋率達76.8%。將建設成為海西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地,海西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海西中部現代服務業集聚地,海西中部宜業宜居中心城市,福建生態低碳發展示範區。

  工貿區按照以重點帶全局的發展思路,打破以現有行政區劃為界的發展格局,實施“三城整合、多點聯動、中心提升、特色支撐”戰略,統籌生態工貿區城鎮與産業佈局,以城市為中心,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及區域內部主要通道為骨架,以産業園區發展為重點,推動三明市區與沙縣同城化空間整合,構築“一帶、雙城、四片、四園區”的總體空間格局。

  以三明市區為中心,建設“大三明”,通過東部快速通道,拓展中心城市發展框架,引導三明市區、沙縣城區和永安城區融合發展。推動市區向北與沙縣同城化,強調社會事業高度共用,形成三明市區與沙縣縣城聯合中心城區;向南與永安市加強産業協作,重點強化三明市區與永安之間的産業分工協作,形成三明市區與永安一體化發展格局。

  截至9月底,海西三明生態工貿區完成投資156﹒9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03﹒6%,有26個項目投産或部分投産,34個項目開工,投資進度位列十大新增長區域第四。

  夯實産業基礎聚力打造九大産業鏈

  作為福建原材料工業基地和資源豐富的綠色腹地,三明不僅擁有居全國首位的森林覆蓋率,而且還有得天獨厚的水利資源、礦産資源和旅遊資源,隨著海西經濟區交通樞紐的縱深推進,三明也打通了九大産業大動脈,從“潛力股”躍升為“績優股”,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

  三明積極響應海西産業群佈局,立足優勢,把改造提升傳統産業與大力發展新型工業有機結合,重點整合,打造了汽車及零部件、金屬新材料、氟化工、稀土開發應用、生物醫藥及生物産業、文化創意、傢具家居、綠色食品、茶等九大産業鏈,並力促産業鏈快速促進“動脈”良性迴圈。

  汽車及零部件産業,重點做大做強中國重汽海西汽車公司龍頭,同時加強産業配套、延伸,至2015年將形成全市汽車及機械産業産值超千億元。目前正加快海西汽車項目建設,已完成一期工程投資,形成了10萬輛整車生産能力。

  金屬新材料方面,重點打造輕金屬半固態新材料産業項目,以瑞奧麥特輕金屬公司為核心,建立輕合金新材料、成形設備、輕合金製品産業鏈,力爭到2015年初步形成國內重要的輕質合金産業城。

  圍繞高標準稀土産業園建設,三明正著力推進稀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促進産業集聚發展,實現了稀土産業向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生態化發展。全市轄區內現有天然藥用植物1700多種,已建立紅豆杉、雷公藤、靈芝等藥用植物GAP基地約八千公頃,正推進建設天然植物藥業産業基地和生物醫藥研發基地。

  特色優勢産業集群的快速崛起,已成為三明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特色鮮明

  突出林業特色。呼應國家林業局關於高舉生態和民生大旗以及著力維護生態安全、著力發展綠色産業的要求,進一步凸顯現代林業發展的基本方向,展示林業建設成果。

  強化對臺合作。邀請重要臺灣知名人士、工商團體、涉林臺企、客商參會參展。在中心展區設立臺灣館,展示農林“五新”成果和特色産品。有針對性地邀請臺商來明考察、對接項目,逐步形成新的特色板塊和亮點。

  體現企業參與。在特色産業展區特裝展示三明汽車及零部件、金屬新材料、氟化工、稀土開發應用、生物醫藥及生物産業、文化創意、傢具家居、綠色食品、茶等9大産業鏈龍頭企業及品牌産品,配套開展招商推介。由本地林業上市公司、農林機械、海西重汽等企業各自主辦産品訂貨會,本地龍頭農特企業和超市各自主辦産品展銷促銷活動。

  注重展會實效。圍繞産業鏈招商,做好客商邀請、項目考察、會務接待等安排,由各邀請單位和龍頭企業負責聯繫對接,力爭策劃生成項目200項,簽約合同項目100項、總投資80億元以上,確保招商引資、經貿合作、區域發展取得實效。

  推進市場運作。部分市場化運作的有臺灣和特色産業展區,實行統一規劃、企業布展。全部市場化運作的有産品訂貨會、農特産品展示展銷和本地産品進超市促銷活動。海峽兩岸生物醫藥産業對接活動由相關行業協會主辦。福建花王評選暨花卉精品展系列活動,由省花卉協會負責運作。

  亮點紛呈

  展區特色鮮明。11月6-9日在三明會展中心二層設立中心、臺灣、福建和特色産業等4個展區,在會展中心廣場南北兩側設立農林機械産品和海西重汽産品展區。

  項目簽約儀式。11月6日上午10:00在三明會展中心廣場舉行30項投資億元以上項目上臺簽約儀式。

  海峽兩岸生物醫藥産業對接活動。11月6日下午舉辦,邀請中國醫藥資訊中心、中國中藥協會及海內外專家學者、企業家座談交流、推介項目、洽談對接。

  商品訂貨會。林博會舉辦之前或期間,由永安林業、青山紙業、大亞木業等林業上市公司和農林機械、海西重汽等企業各自主辦,分別舉辦專場訂貨交易活動。

  項目開竣工慶典。11月1-4日在各縣(市、區)舉行重點建設項目、特別是第七屆林博會簽約的重大項目開竣工慶典活動。

  九大産業鏈布展。在綜合展區改變以往七屆的做法,以往七屆由各個縣來布展,今年就以産業鏈來布展,有三明汽車及零部件、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等9大産業鏈進行布展,並且由這些企業牽頭去邀請客商。

  福建花王評選。由省花協與三明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福建花王評選暨花卉精品展,11月6日上午10:00在市體育場開幕,開展花卉精品展、“花王”評選與拍賣、花卉文化活動、閩臺花卉合作交流研討等系列活動。

  海峽兩岸林業合作方興未艾

  兩岸業界交流機制逐步完善。三明先後與臺灣的“中華林學會”、“行政院農委會林業實驗所”、自然資源保育協會、工業協進會、中小企業協會、傢具工業協會、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等20多家社團組織建立交流協作關係,有臺灣各界人士近3萬人次前來三明觀光考察、商洽投資。

  對臺招商引資成效日益擴大。三明累計新引進涉林臺資企業84家,總投資3.17億美元,合同利用臺資1.78億美元,註冊資金1.13億美元。涉林臺資企業的生産領域從原來單一的木竹加工向生物醫藥、森林食品、苗木花卉、休閒觀光、木竹傢具、木竹工藝品、體育運動器械、裝飾裝潢材料等多方向多品種發展。

  林業科技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三明先後引進推廣臺灣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農藥等 “五新”技術315項(個),推廣面積17.4萬畝。三明市參照臺灣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和經營模式,創辦了35個農林産銷班或專業合作社。

  合作示範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累計引進臺資企業60家、總投資2.2億美元,累計吸引上級部門7000多萬元的建設資金,實現産值6.5億元,並被授予“海峽兩岸科技産業合作基地”稱號。清流苗木花卉基地、永安竹材加工、沙縣農林機械製造、明溪生物醫藥産業等特色示範基地穩步推進。

  海峽兩岸林博會品牌逐步打響。作為實驗區的標誌性項目,海峽兩岸林博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七屆,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之一。

[責任編輯:馬迪]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