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廈門鼓勵臺資興辦養老院 業者吁勿當盈利機構

2012年06月26日 14:11:00來源:東南網

  近日,廈門市落實《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再推新舉措,允許臺灣同胞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在廈門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眾所週知,臺灣養老業素來以服務品質優秀而聞名,未來,廈門的老人們能否享受到這種“臺式”養老服務,我們來看看業者們怎麼説。

  互補 臺灣最缺的大陸有

  “夕陽”代表老年,然而養老服務業卻是一個有廣闊前景的朝陽産業。此前,兩岸相關專家聚集鼓浪嶼,並一致認為兩岸在此領域將有很多合作的機會。近日廈門出臺的政策便鼓勵臺資來廈辦養老機構,且非營利性的機構可享受床位建設補貼、床位運營補貼、床位綜合責任險補貼以及水、電、管道燃氣的價格等優惠項目。

  臺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理事長趙明明告訴導報記者,臺灣和大陸在養老服務業上有很強的互補性。例如,這段時間以來,隨著臺灣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峻,老人越來越多,護理人員則出現緊缺的現象;而大陸在人力方面是比較充足的,缺的是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從護理人員的角度上看,兩岸就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在臺灣,養老服務機構分成大型(50床以上)和小型(49床以下)兩種。大型的有100多家,小型的有900多家。大型的機構多以財團法人的形式出現,不以盈利為目的,而小型的機構競爭激烈,在趙明明看來,未來可能到大陸闖蕩的養老服務機構將以小型的為主。

  顧慮 養老院投入非常大

  雖然廈門提出了優惠政策,以吸引臺資來廈辦養老服務機構,但在採訪過程中,臺灣業者卻不樂觀,“這個政策當然很好,但是開養老院並不是簡單的事情,資金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臺灣桃園佳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的林永榮告訴導報記者,在臺灣,養老院一個床位的設備費用是200萬-300萬元(新台幣,下同),倘若設置200個床位,至少要投資4億元,這還不包括平時週轉的費用。

  “由於臺灣養老服務機構非常強調非營利性,大多機構能獲得相關的補助,比如投入2億元,可以補助幾千萬元,不知道大陸有沒有相關的政策。”資本投入是一回事,更讓林永榮揪心的是,臺灣相關法令對於養老服務業的標準是十分嚴格的,但是把養老院“搬”到廈門後,這個標準還要不要執行,如何能獲得公平的競爭環境呢?

  林永榮舉了一個例子,在臺灣,一位護理人員最多只能照顧8位老人,但是廈門養老院是不是也是這樣執行的?“倘若沒有一個標準,大家惡性競爭,服務品質必定會大打折扣。”

  理念 養老院不是盈利機構

  對林永榮來説,到大陸開養老院並不是新鮮的話題。此前,便有人動過這方面的“心思”。由香港人出資、大陸人出地盤、再由臺灣人提供服務,這個想法聽起來很不錯,但最終不了了之,其中一個重要分歧就是,養老院到底是要做成盈利的還是非盈利的?

  在林永榮看來,養老服務業應該以公益為首要出發點,而在許多大陸商人的觀念中,往往還是把它當成一個産業或一個賺錢的工具。林永榮建議,由大陸的政府出資興建養老院,再讓臺灣的養老服務機構來投標,這樣既能保證養老院的公益屬性,又能保證其服務品質。(楊思萍 肖美虹)(《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