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峽兩岸氣象專家共商防災減災大計

2012年06月19日 15:52:00來源:氣象局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芳 江然 帥紅報道 6月18日,由中國氣象學會、臺灣大學等兩岸氣象界聯合舉辦的海峽兩岸氣象防災減災研討會在廈門召開。

  這是兩岸氣象交流首次列為“海峽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來自海峽兩岸五十幾位的氣象專家和學者齊聚鷺島,圍繞“加強海峽兩岸氣象防災減災研究與合作,共同服務兩岸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兩岸人民安全和福祉,實現趨利避害”主題,深入研討了海峽兩岸不同行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在臺灣海峽交通氣象保障服務、海峽漁業氣象服務、兩岸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海峽兩岸旅遊氣象服務等方面達成進一步合作交流意向。

  福建省氣象學會理事長董熔表示,福建氣象部門一直致力於加強海峽氣象研究,不斷提升海峽氣象監測預報預警能力,為兩岸民眾直接往來的通道建設和兩岸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優質服務。希望通過海峽論壇的平臺和橋梁效應,加速兩岸氣象科研與服務合作,共同構建海峽快捷安全走廊,共用兩岸和平發展成果。

  臺灣大學教授、氣象專家周仲島表示,閩臺氣象密切相關,兩岸開展氣象科技交流與合作,可以達到很強的互補互利效果。希望兩岸專家在將來的合作中能更有針對性,針對大家所關切的氣象問題,特別是如何加強海峽的監測系統、監測設備,以及預報技術的交流,這些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福建省氣象臺正研級高工劉愛鳴認為,兩岸應進一步加強臺灣海峽間的氣象災害,特別是春季霧、夏季颱風、冬季大風等災害性天氣以及突發災害性天氣的科研、預報和聯防,推動兩岸實時氣象資料共用,進一步提升海峽氣象預報服務能力,為兩岸民眾謀求更多福祉。

  福建、臺灣隔海相望,天氣系統互為上下游。隨著兩岸交流往來日趨頻繁,海峽氣象保障服務的需求也更為強烈。同時,兩岸在大氣探測、氣象預報服務、海洋漁業、海上航運、海浪預報、海上搶險救災、特色農業、地質災害評估等諸多領域合作交流具有巨大潛力。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