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2025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漳州平和縣舉行

2025-11-06 16:45: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11月6日訊 11月4日上午,由福建省臺聯、福建省檔案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廣播全媒體中心、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25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福建漳州平和縣“遷臺記憶”展示中心拉開帷幕。福建省臺聯會長江爾雄,漳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胡棟良,福建省臺聯副會長歐陽迪莎,福建省檔案館副館長周成兵以及漳州市、平和縣有關領導出席,林光輝、林銘聰等兩岸同胞代表百余人齊聚一堂,以尋根為紐帶、以記憶為橋梁,共敘血脈親情,同溯民族根脈。
活動合影。(中國臺灣網發)
  江爾雄在致辭中指出,福建省臺聯認真貫徹落實《福建省閩臺關係檔案保護條例》,深化“遷臺記憶”檔案文獻徵集保護工作,創新開展“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讓共同的歷史記憶串聯跨越海峽的情感。希望兩岸同胞同心同行,攜手守護好“遷臺記憶”,努力延續好祖地根脈,讓更多臺灣同胞感受到“家是來路,亦是歸途”,在“雙向奔赴”中共促祖國完全統一、共享民族復興榮耀。
  胡棟良在致辭中表示,漳州是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每一段遷臺記憶,都書寫著自強不息的奮鬥史、綿延不絕的親情史。為了守護珍貴的“遷臺記憶”,漳州從未停歇腳步,這些場館與展品,不僅是歷史的載體,更是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的生動佐證。期盼廣大臺胞帶著家人回家看看,讓族譜續寫新篇,讓親情代代相傳。
《“遷臺記憶”背後的故事》一書在活動中正式首發。(中國臺灣網發)
  期間,由福建省臺聯、福建省檔案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聯合編纂的《“遷臺記憶”背後的故事》一書在活動中正式首發。作為2023年“建議‘遷臺記憶’申報國家記憶,促進兩岸同胞情感融合”提案的落實成果,歷經兩年編纂,該書係統梳理了兩岸民間散落的碎片化“遷臺記憶”,呈現了遷臺歷史中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廣播全媒體中心主任林興華代表編纂單位分享心得。
檔案文獻捐贈儀式。(中國臺灣網發)
  隨後的檔案文獻捐贈儀式上,包括臺灣“霧峰林家”後代林銘聰、林光輝等島內捐贈者以及來自福建龍岩上杭縣、福州市、漳州漳浦縣等地的熱心人士,捐贈了家書、照片、族譜等珍貴史料。這些實物史料不僅豐富“遷臺記憶”檔案資料,更彰顯兩岸民間自發守護歷史的責任與情懷。
文創產品共同開發簽約儀式。(中國臺灣網發)
  活動中,臺灣“霧峰林家”宮保第與平和遷臺記憶展示中心正式締結為姐妹館,並簽署文創產品共同開發協議。根據合作計劃,《“遷臺記憶”背後的故事》閩南話版音視頻將在年客流量超20萬人次的“霧峰林家”宮保第落地播放,宮保第的文創產品也將進駐平和,讓兩岸文化資源雙向流動、互融互通。
兩岸林氏宗親代表共同為象徵親情的樹木培土。(中國臺灣網發)
  兩岸林氏宗親代表還在臺灣“霧峰林家”祖籍地——漳州市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百年土樓“思永樓”中,共同為象徵親情的樹木培土,寄托對先輩的緬懷之情,也種下對未來的共同期盼。(中國臺灣網、福建省臺聯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