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 漢你相‘豫’”——記兩岸自媒體博主河南古都創享之旅
2025-08-19 14:31: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8月19日訊 8月5日至12日,20多位海峽兩岸自媒體博主相聚河南,先後到鄭州、安陽、洛陽、開封四大古都,攜手賞歷史古跡、登名山大川、品特色美食、遊網紅樂園,共同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開啟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穿越古今 漢你相‘豫’”河南古都創享之旅。

兩岸自媒體博主合影(中國臺灣網發)
看歷史博物,感悟兩岸同根同源
一片甲骨驚天下。8月6日,兩岸自媒體博主們走進大邑商殷墟博物館,尋找鼎盛時期的商文明。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和甲骨文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殷墟博物館展出了近四千件青銅器、甲骨、玉器、陶器等商代文物,全方位闡釋了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禮樂文明、發達的青銅文明、燦爛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業技術。兩岸自媒體博主們在殷墟博物館門前網紅站位拍照打卡,與精美青銅小手“握手”,品嘗可以喝的“墨水”,一起沉浸式體驗商文化。臺灣自媒體博主@丹叔哥表示,“走進殷墟博物館,就倣佛穿越時空回到了3000年前的商朝。站在殷墟的土地上,看著那些古老的遺跡,觸摸著歷史的痕跡,我倣佛看到了當年商王朝的繁華與昌盛,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這些在課本中出現過無數次的歷史知識,如今親眼得見,內心的震撼和感動無以言表!”

臺灣博主@派熊欣賞殷墟文物(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文字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往歷史長河的大門,海峽兩岸自媒體博主們一同開啟了穿越時空的漢字探秘之旅。在甲骨文書法大師冰石老師的帶領下,兩岸自媒體博主們一起學習書寫甲骨文“家”字,共同感受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現場氣氛溫馨而熱烈。臺灣自媒體博主@丹叔哥表示,他在臺灣使用倉頡輸入法,沒想到倉頡是個神話傳說。由文字入手,體會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下次一定帶臺灣孩子們來學習漢字的優美與自信。@木木是臺灣知識類博主,此行她將學習甲骨文作為重點,仔細觀察、記錄,“我計劃梳理一篇關于甲骨文的博文分享在社交平臺上”,木木說,中國文字博物館生動展現了漢字演變史,如甲骨文“家”字是屋頂下有豬,“對‘家’的理解古今相通”,“家”不僅是棲身之所,更是人們生命的起點和落葉歸根之處,安陽也是漢字的“老家”。

臺灣博主@木木寫甲骨文“家”(中國臺灣網發)
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位居中國四大石窟之首,也是眾多臺灣同胞到河南的首選之地。兩岸自媒體博主們站在佛像腳下,寧靜與震撼交織而成的感動難以言表,大家紛紛與佛像合影留念,從各個角度拍攝記錄心中的感動與驚嘆。臺灣自媒體博主@徐導di小日子表示,“我們同樣尊崇著中華文化,那些古老的傳統和價值觀,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血液里。一行走來,深深感觸到兩岸無論是文字語言還是風俗習慣,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種文化上的認同感,讓我感受到了回老家一般的溫暖。”

臺灣自媒體博主@派熊虔誠合影(中國臺灣網發)
洛陽關林是埋葬三國時期蜀將關羽首級之地,位居海內外關帝墓之首。兩岸自媒體博主走入幽靜園區,嘗試拿起關公大刀,于無形中感受關公精神的博大精深。臺灣自媒體博主@丹叔哥和大陸自媒體博主侍老師是多年好友,他們表示:“什麼是根?直到今天站在關林,一起向著關公墓深深鞠躬,突然就明白,根是我們都敬著同一個‘義’字,是廟里的香火飄到海峽兩岸都一樣興旺,是哪怕隔著千里一提起文化兩個字,心里就會泛起同一種感動。”
你我皆做NPC,共赴一場“漢服之約”
8日下午,兩岸自媒體博主們來到洛陽洛邑古城,共赴一場“漢服之約”。洛邑古城創建于西周初年,洛陽市以歷史文化為基礎進行建設,將其打造成為綜合性人文旅遊觀光區,並榮登抖音全國漢服打卡top榜首。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貴妃”、七步一“俠客”,在洛邑古城,兩岸自媒體博主們目之所及皆是盛世霓裳、民族韻味、文化風尚,置身其中,倣佛穿越時空,夢回漢唐。@阿喜是臺灣生活類博主,習慣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所見所聞。這次她與好友臺灣自媒體博主@派熊不約而同選擇了西域服裝,二人一黑一白,一神秘一飄逸,別具風採,她說,“古城的歷史建築非常出片。洛陽是歷史文化與古典氣息並存的地方,穿現代裝的人進入洛邑古城,就像是闖入這個世界的NPC。穿戴好出來,才是融入了這個世界。”臺灣自媒體博主@丹叔哥更是表示,人生得意須盡歡,直到穿上這身俠士漢服,才終于融入了洛陽。

兩岸自媒體博主漢服秀(中國臺灣網發)
臺灣自媒體博主@木木別出心裁選擇了女扮男裝,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妝造後,她身著黑色俠客服,一邊捋著飄逸長發,一邊興奮地問:“大家看過《慶余年》嗎?我一直想要成為一個武功高強的人,今天終于有機會實現了!”
臺灣自媒體博主@多地跑對漢服妝造非常感興趣,計劃在臺灣開設一家漢服妝造店並在網絡上做漢服推廣,此前已學過半個月的漢服妝造,她表示,行程結束後,她還會專門來洛陽係統學習漢服妝造,把在洛陽這邊看到的漢服奇景帶回臺灣,帶動更多的臺灣女生一起來玩漢服妝造。
開封萬歲山大宋武俠城是國內首個沉浸式武俠主題景區,園區以《水滸傳》為藍本,真實還原了北宋江湖的刀光劍影與市井煙火,園區諸多NPC更是網絡紅人,自帶流量。10日,兩岸自媒體博主們來到開封萬歲山大宋武俠城,置身于武俠世界,觀《三打祝家莊》武俠劇、看網紅王婆現場說媒牽紅線、與園區隨處可見的NPC互動拍照,沉浸式體驗北宋江湖風雲。“80元玩三天,幾百場實景演出隨便看,羊肉炕饃十塊錢管飽!”——萬歲山武俠城用真刀真槍的土味江湖讓兩岸自媒體博主們忘記了自己是來看戲的。恰逢周末,園區內人山人海,不少遊客認出了兩岸的網紅博主們,紛紛上前合影留念,一派熱鬧。
品特色美食,赴千年古都“舌尖盛宴”
水席是洛陽一帶特色傳統名宴,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8日中午,兩岸自媒體博主們來到洛陽宴天下水席園品嘗正宗洛陽水席。臺灣自媒體博主@派熊在品嘗了水席精美菜肴後開心地說,水席真正的寓意不僅在于食物的精致和美味,更在于每一道菜背後的故事和寓意,更可以看到每一道菜背後的匠人和用心。@咖喱GetGei是大陸美食博主,粉絲有500多萬,洛陽水席是她此行的重中之重,牡丹燕菜、連湯肉片等一道道精美菜品如行雲流水,讓她的拍攝完全停不下來。@臺灣小可等博主更是主動來到餐廳後臺,近距離拍攝水席各式菜肴制作過程,準備在賬號上重點推介。

美食博主@咖喱GetGei推介第一樓灌湯包(中國臺灣網發)
開封第一樓始建于1922年,第一樓小籠灌湯包以用料考究、制作獨到、薄皮大餡、灌湯流油、軟嫩鮮香、肥而不膩的風味特點和“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的優美形狀令人傾倒。10日中午,兩岸自媒體博主們來到開封第一樓,品嘗被譽為“中州膳食一絕”的第一樓包子,灌湯、蝦仁、素餡等各色灌湯包讓大家忍不住食欲大動,紛紛提筷品嘗。

美食博主@咖喱GetGei在賬號上分享美食(中國臺灣網發)
安陽盛德利飯店是以殷商文化為主題的百年老店,以安陽傳統菜肴、風味小吃及獨到的創新菜品和面點為特色,被稱為“安陽美食的活化石”。在這里,兩岸博主們看著道道精美菜肴,紛紛提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這道菜是用什麼做成的?怎麼吃不出來?”德利血糕、生煎皮渣、扣碗等安陽特色美食讓大家讚不絕口。
夜遊古都城,體驗老祖宗的夜生活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應天門是隋唐洛陽宮城紫薇宮正南門,有“隋唐第一門”的美譽。7日晚間,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兩岸自媒體博主們登上洛陽應天門城樓,共同感受那穿越回萬國來朝的盛世快感。相隔北廣場遙望明堂天堂,聽武則天遷都洛陽的故事,感受千年前的隋唐繁華。

兩岸自媒體博主船遊汴河(中國臺灣網發)
“你說大宋到底是什麼模樣?”“一本《東京夢華錄》,一張《清明上河圖》,大宋,很美!”9日晚間,兩岸自媒體博主們登上汴河龍舟,如同走進了張擇端筆下舉世聞名的《清明上河圖》。船行其間,兩岸風光如詩如畫,古色古香的建築錯落有致,身著宋服的 “古人” 往來穿梭,吆喝聲、歡笑聲不絕于耳,岸邊的勾欄瓦肆中,精彩的表演正在上演,引得觀眾陣陣喝彩。此時的兩岸自媒體博主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北宋市井生活的親身參與者,沉浸式感受千年前汴梁城的繁華與熱鬧。臺灣自媒體博主@木木激動地表示,這是她搭過最有趣的遊船之一。臺灣自媒體博主@丹叔哥表示,船行在湖間,《東京夢華錄》中“雕車競駐于天街,寶馬爭馳于禦路”在他眼前呈現。

兩岸自媒體博主觀看演出(中國臺灣網發)
沉浸式夜遊《南衙千秋月》是開封府景區醞釀已久的經典項目。暮色四合,電視劇《包青天》的背景音樂一響,瞬間燃起了兩岸自媒體博主心中共同的中華歷史基因。城樓上,身著披風的“掌燈人”高舉燈杖:“我乃‘公生明’戒石所化……將以這盞燈為引,點亮東京夢華。”包公拍響驚堂木,觀眾席頓時鴉雀無聲;蘇軾乘著小船吟誦《水調歌頭》,漫天星光在湖面流轉;兩千多盞倣古燈籠把青磚黛瓦照得金碧輝煌,穿宋裝的小販在街上穿梭叫賣。大家紛紛與包公互動交流,留下歡樂身影。

與開封府包公扮演者合影互動(中國臺灣網發)
訪當地名企,見證河南迅猛發展

臺灣自媒體博主@木木仔細觀看無人機(中國臺灣網發)
安陽被稱為會“飛”的城市,全市無人機全產業鏈企業總量突破160家。2024年,該產業已實現16.5億元人民幣規模,低空經濟實現“起飛即衝刺”。在安陽無人機科創中心藍天實驗室,長航時無人機、陸空多棲巡檢無人機、無人機多光譜罌粟監測相機……多種類的無人機讓大家目不暇接、驚嘆不已。臺灣自媒體博主@徐導di小日子表示,讓他感觸最深的是無人機可以用在植保等民生上面,解決諸多民生問題,安陽無人機低空經濟技術讓人讚嘆!

自媒體博主@咖喱GetGei與蜜雪小零食(中國臺灣網發)
“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11日上午,兩岸自媒體博主們來到蜜雪冰城鄭州東站旗艦店,打卡河南本土網紅品牌。早上9點,店外已排起長隊,店內更是人頭攢動,兩岸自媒體博主們手持網紅檸檬水,聽著講解員介紹企業發展歷史,當了解到蜜雪冰城2024年銷量90億杯,穩居中國現制飲品市場銷量榜首,門店數量已躍居全球榜首時,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臺灣自媒體博主們要把“只有河南”的麥子帶回臺灣(中國臺灣網發)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從自然風光到歷史古跡,從繁華都市到美麗鄉村,從文化休閒到科技體驗,河南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河南文旅‘殺瘋了’”是此行兩岸自媒體博主們一直在熱烈討論的話題,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更是成為此次河南行的點睛之筆。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圍繞“黃河、土地、糧食、傳承”主線,以講述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為基調,戲劇作品直抵中原文化、黃河文明的內核,演繹了河南古代與現代、發展與創新的時代華章。“幻城劇場帶著我們踏進了歷史的長河里,感受中原千年風雲變化,視覺與心靈受到雙重震撼,歡笑與感動交織成讀懂河南、讀懂中國的一張網。”正如臺灣博主@丹叔哥的視頻作品標題所寫:“只有河南,讓你更懂中國”。(中國臺灣網、河南省臺辦、鄭州市臺辦、安陽市臺辦、洛陽市臺辦、開封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