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臺救援隊聯合出擊,水天之間架設生命通道
台灣網7月3日訊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樂活兩岸——2025漢臺青年文化體育嘉年華舉辦期間,第四屆“漢江灣”漢臺水上救援交流活動在武漢市硚口區漢江灣上演。武漢雲豹救援隊聯合臺灣苗栗縣水上救生救難協會、苗栗縣救難協會、桃園市水上救難協會,首次以完整建制展開跨海峽救援協作綜合演練,三大創新科目展現當代民間救援力量的技術突破與人文關懷。
雲豹救援隊綜合救援演練。(台灣網發)
上午9時,一場教科書級別的立體救援在漢江灣上演,隨著信號彈升空,雲豹救援隊快速反應分隊駕駛衝鋒舟破浪疾馳,從江面撕開救援突破口;無人機化作“空中尖兵”,精準拋投繩索搭建生命通道;兩岸救援隊勇士化身“通天飛俠”,在衝鋒舟與橋面間架起垂直救援天梯,以驚人的速度攀爬至險象環生的“事故核心區”。水面上,兩岸聯合突擊隊爭分奪秒打撈落水者,專業急救設備第一時間介入;橋面上,攻堅隊員手持破拆工具與“烈焰”賽跑,漢臺救援隊員相互協作、交替突進,成功解救被困人員。這場融合水上突擊、高空速降、無人機作業的立體救援,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雲豹救援隊與臺灣同仁用專業與膽識、在絕境中開闢出生命之路,為應對極端災害場景交出完美答卷。
高空救援。(台灣網發)
“O型”救援。(台灣網發)
這驚心動魄的一幕,並非真實災難,而是雲豹救援隊與臺灣救援隊聯合上演的漢江灣橋多重險情“水陸空”聯合救援高難度綜合演練。本次演練高度模擬了大型橋梁在極端複合災害下的最壞情景,著重檢驗兩岸隊伍在交通完全阻斷條件下的快速水路投送能力、無人機創新應用與高空繩索快速部署能力,火場、高空、水域等複雜環境下的多任務協同作戰能力以及危急時刻的傷員轉運與生命救援效率。演練前,兩岸隊員開展多輪技術研討,臺灣隊員分享了山地救援的實戰經驗,雲豹救援隊則展示了水域救援的最新裝備。演練過程中,漢臺救援隊員爭分奪秒、默契協作,充分展示出精湛救援技能。此次演練不僅有效檢驗了兩岸救援隊伍綜合實戰能力,更搭建起兩岸民間救援技術交流、經驗共用的重要平臺。
雲豹救援隊綜合救援演練。(台灣網發)
可以説,這不僅是一場演練,更是兩岸應急力量攜手守護生命的莊嚴承諾!從裝備操作的細節切磋到救援方案的聯合製定,兩岸救援隊員們用行動證明:面對災難,兩岸守望相助、同心共濟,定能凝聚起守護生命的堅強力量。
無人機救援。(台灣網發)
活動中,還展示了特種無人機救援及人工智慧無人化救援,建立起“場景演示—産品展示—項目對接”一體化平臺。
無人機精準投拋救生圈。(台灣網發)
活動現場還模擬了7 16武漢國際渡江節救援保障演練。只見漢臺救援專業力量協同作戰,模擬了選手體力不支、突發疾病、被水流帶偏航道等可能出現的多種緊急情況。水面上,救生艇快速靠近“遇險”人員;救援人員迅速將其拉上船,實施急救。同時,無人機高空巡航,利用熱成像與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測江面,一旦發現異常,便即刻通知救援船隻精準救援,為渡江節築牢安全防線。
雲豹救援隊綜合救援演練。(台灣網發)
苗栗縣水上救生救難協會總幹事劉增禮表示,全球極端氣候加劇,天災次數增加,無人機開創科技救災新視野。兩岸建立相關救援交流機制,有助提升救災效能。苗栗縣救難協會理事長林賢正表示,期盼交流互動持續下去,不斷深化,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高空救援。(台灣網發)
這場演練,吸引眾多武漢市民駐足鼓掌,兩岸民間救援者用專業與溫情證明,當生命遇到危險,海峽從來不是距離。正如資深救難專家、雲豹救援隊隊長向東所説:“當對講機裏傳來熟悉的臺灣口音,那句‘收到,我們在,您放心’的堅定回應穿透嘈雜的環境,傳遞的不僅是救援指令,更是兩岸同胞心照不宣的牽掛。這場生命救援的演練,海峽成了血脈相連的紐帶,每一次協作都在續寫著兩岸一家親的動人篇章。” (台灣網武漢市臺辦通訊員 / 卞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