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 東莞開新局啟新程

2024-08-02 15: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2024年度部省際會議召開。(台灣網發)

  台灣網8月2日訊 近日東莞迎來一場重磅級會議——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2024年度部省際會議。會議當天,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教育部、科技部等一眾部門負責同志濟濟一堂圍繞産業、科技、貿易、民間交流交往等方面,探討為東莞量身打造的先行先試政策“大禮包”。

  部省際會議機制專門為東莞落實《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簡稱《東莞兩岸方案》)而設,預示著此後每年召開高規格會議專注于研究審議支援東莞政策這意味著東莞為廣大臺商臺企爭取政策創新有了制度性“快車道”。自去年9月國務院批復《東莞兩岸方案》以來,東莞立足國家大格局、把握歷史大維度,以一套機制、一批政策、一批項目、一個園區、一支基金、一批實事,全方位、多層次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

  今年以來,總投資額46.38億元的臺資重大項目,在東莞加速落地建設。目前,東莞已匯聚超過3800家在營臺企,近2.2萬名臺胞申領居住證,5700多名臺籍學生在莞求學。

  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東莞起步穩健、開局向好。

  開新局:頂層設計加速創新落地

  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為什麼把東莞放在突出位置?

  這背後,是一段跨越時代的歷史底蘊和産業積澱。自1988年首家臺企萬泰光電落戶以來,東莞便與臺資臺企結下不解之緣。當前,東莞累計批准的臺企數量約佔全國的1/10,歷年累計實際利用臺資超過200億美元,約佔廣東省的三成。超過3800家在營臺資企業中,約三成為規上工業企業,含括了一批高端電子資訊産業、生物技術産業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2023年,莞臺貿易總額突破1300億元大關,佔全市比重超過10%。

  隨著《東莞兩岸方案》正式獲批、部省際會議制度建立,東莞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正朝著兩岸産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兩岸科技創新合作的新高地、兩岸社會人文交流的新樞紐、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交流合作的新平臺等目標定位加速蝶變。

  “頂層”藍圖已繪,如何精準“落筆”?

  去年9月以來,東莞構建一套專人+專職+專責的推進機制,由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挂帥成立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市級專職工作機構,舉全市之力,深入落實《東莞兩岸方案》。同時,建立臺企定期會商機制,確保臺胞臺商的聲音被聽見、問題得解決。

  在自我革新的道路上,東莞亦取經問道,積極向福建、江蘇、上海等對臺合作高地學習借鑒。前不久出臺的《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實施方案》“1+6”政策體系中,東莞汲取上海惠臺措施的精髓,結合本地實際,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法治措施,如深化涉臺案件項目專審機制、支援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臺灣居民依法申請律師執業等,進一步補充完善東莞涉臺法治工作的建設,為臺胞在莞創業生活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此外,東莞還積極走出去,與全國臺企聯、兩岸企業家峰會等機構建立密切聯繫,積極參加“兩岸産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研討會”“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加入“兩岸産業合作區發展聯盟”,拓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同時,與國家級對臺研究智庫合作,為兩岸産業融合提供“東莞解法”。

  東莞,正以開放的姿態、高瞻的視線,書寫著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的新答卷。

  挑大梁:兩岸産業合作行穩致遠

  産業合作是促進兩岸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于東莞而言,這座城擁有萬億級電子資訊産業集群、5000億級裝備製造産業集群,一批大裝置、大平臺在此匯聚,與臺灣地區高端製造産業契合度高。莞臺兩地正充分發揮各類集群和裝置平臺的高端要素集聚作用,推動兩岸産業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推進。

  今年6月,莞臺高新産業園區首開區動工儀式順利舉行。從首批簽約到落地建設僅用3個月時間,該項目刷新了“東莞速度”,成為繼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臺心醫院、臺商大廈和臺博會後東莞的又一張臺商名片。

  根據規劃,莞臺高新産業園區以“一區多園”方式,將在東莞六大片區精心佈局,旨在打造製造業集群、産業服務業集群、商貿業集群。其中,莞臺高新産業園區首開區用地166畝,總投資22億元,簽約入駐16家臺企,預計年産值25億元,涵蓋新能源、電子資訊、智慧製造等新興行業。

  吳賢達是東莞大銀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忙於推進企業數字化管理、新品開發的他,對廠房“搬新家”充滿期待。“《東莞兩岸方案》出臺後,莞臺高新産業園區動工了,讓如今更有向心力的東莞臺商聚力發展、增資擴産,可以説我們又趕上了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二次歷史機遇,向智慧製造進發。”吳賢達笑言。

  “之前考察過省內其他城市,但莞臺高新産業園區在規劃、産業配套等方面,包括各級政府的重視程度,都非常吸引我們,未來將擴展新能源鋰電池業務。”臺灣東菱傳動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菱森精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猛説。這家“初代臺企”,乘過世界工廠奇跡崛起的“東風”,經歷過金融危機、轉型升級的風浪,如今已是一家與寧德時代、比亞迪都有合作的高精密分切設備科技企業。

  臺企融入雙迴圈、擁抱大市場之外,東莞也以臺企之需為導向,靠前服務,積極組建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基金,重點支援臺商臺企創業投資、技術改造、研發創新等領域。通過廣泛聯絡、整合資源,東莞讓基金更具“臺味”,助力臺企在莞蓬勃發展。

  産業發展活力迸發,創新活水加速涌流。東莞正讓優質存量臺企留下來,吸引更多高品質臺企來莞投資。

  優環境:莞臺融合發展未來可期

  “在專區辦事更高效了,服務很貼心!”在東莞市民服務中心臺港澳業務專區,臺胞蔡先生辦理完個人社保業務,由衷發出感慨。

  從社保到不動産登記,從公積金到市場監管,一系列專為臺港澳同胞量身定制的“專區服務”自今年5月啟動以來,讓涉臺政務辦理變得高效而貼心。同時,“i莞家”預約界面還上線“臺港澳業務”欄目,全面優化硬體設施和辦事流程。

  如春風化雨的,不只是政務服務。近年來,莞臺之間各種人文交流活動輪番上演,兩岸同胞心貼得更近、情融得更深。莞臺開展青少年交流活動十余次,為臺灣青年提供了廣闊舞臺;積極搭建松山湖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濱海灣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等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平臺。截至2024年上半年,松山湖青創基地已引進創業項目212家,累計舉辦兩岸青年就業創業交流活動超過330場,吸引近300名青年人才來莞創業。

  真金白銀的補貼也讓臺胞獲得感滿滿。今年,創業帶動就業的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接踵而至。臺青來莞就業的“大禮包”更是誠意滿滿,從就業綜合補貼,到實習、見習、實訓補貼,再到創業擔保貸款,東莞正讓臺胞“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

  “越來越多臺商選擇在東莞這片沃土上安家立業,時至今日許多‘臺二代’‘臺三代’也在莞紮根,東莞早已成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驊升科技集團董事長陳宏欽表示。

  盧威豪就是一位“臺二代”,他1998年便來莞,2012年逐步接替父親打理工廠。2017年,盧威豪開始在莞自主創業,涉及節能燈、美粧、水産品養殖、工業油品等多領域,如今正發力半導體封裝領域。盧威豪説:“我看中東莞廣闊的市場空間及極低的試錯成本,這座城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充滿希望的舞臺,也賦予了無限可能。”

  生活在東莞東城、工作在東莞石排,“臺二代”王俊閔2019年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將家族企業廣東旭柏彩印工藝製品有限公司推向新的高度。王俊閔説:“我們作為臺商二代,對於市場生態的變化、經營理念的更新也更快,臺商二代接班就要敢於擔負起責任,不斷創新,讓父輩的事業在自己手中更好發展。”

  使命在肩,也機遇當前。東莞,正開創兩岸融合發展的新篇章,讓臺胞在兩岸融合發展中福祉更實、未來更好。台灣網、東莞市臺港澳事務局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