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兩岸媒體甘肅行,記者側記 | 七彩丹霞下的兩岸“溫度”

2023-07-20 22:5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從七彩丹霞谷間望去,一朵祥雲緩緩飄過。(中國臺灣網發 黃圓媛 攝)

  文/李柏濤

  “送大家一顆心。”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黃圓媛在媒體群分享了一張她拍攝的圖片,一朵心形祥雲在丹霞的映照下,懸挂在湛藍的天空中。圓媛對大家說,要把這顆“愛心”,獻給採訪團的每個人。

  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陳韻雯收獲了一份意外驚喜,今天是她的生日,綻放的鮮花、滋甜的蛋糕,所有人齊唱的生日歌。

  不知,這是否是韻雯第一次離家過生日,但相信,這肯定是她在丹霞之下過的第一個生日,也一定是讓她久久難忘的生日。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黃圓媛(右)與吳孟霖不約而同被美景吸引,駐足拍攝。(中國臺灣網 李柏濤 攝)

  來自兩岸及香港的43位記者,在採訪中漸漸相識,在工作中慢慢相熟,共同用筆和鏡頭描繪著祖國大陸大西北、河西走廊下的壯美河山。

  一顆愛心,一句生日祝福。在把最好的報道呈現給兩岸同胞之外,兩岸新聞人也用這樣的舉動,向彼此傳遞著不一樣的溫度,暖暖的,吹散所有奔波的疲憊。

  

  七彩丹霞景區掠影。(中國臺灣網 李柏濤 攝)

  7月20日,“絲路風採 如意甘肅”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邁入第五天,採訪團登上瞭望臺,一覽曼妙的丹霞美景。

  溫度,也是七彩丹霞景區的初衷。景區“金牌”講解員李俊玲說,大自然鬼斧神工,賜予河西走廊這一片地理奇觀,希望有更多臺灣同胞能親身體會視覺衝擊帶來的奇妙風採。

  

  七彩丹霞象形石“詩仙醉酒”在雲中佇立。(中國臺灣網 李柏濤 攝)

  “在七彩丹霞,精心沉思後,能感受到大自然散發出的溫度。”李俊玲表示,七彩丹霞時而如妙齡少女,時而如端莊老人,色彩變化就是它與人溝通的語言,“沉浸其中去體會吧。”

  

  七彩丹霞景區“金牌”講解員李俊玲接受媒體聯訪。(中國臺灣網 李柏濤 攝)

  溫度,把兩岸新聞人拉得更近;溫度,也讓人與自然貼的更近。(完)

[責任編輯:常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