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蘇州鄉間茶香飄 阿里山姑娘看好“農林22條”

2021-05-11 15: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5月11日訊 5月的蘇州綠意盎然。在蘇州吳江區同裏鎮北聯村,一株株臺灣茶樹迎風招展,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茶香。它們的主人,臺胞葉素珍表示,在她最困難的時候,“吳江現代農業産業園區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政府幫我鋪路、蓋茶工廠,減輕了我很大的負擔。田地澆水不便時,當地抗旱指揮部還特意安排一塊地方以便我取水。在茶園裏工作的都是當地的村民,我不熟悉當地情況,大家會幫忙提出意見。”

  來自臺灣南投縣的葉素珍“從小在阿里山上聞著茶香長大”。臺灣的凍頂烏龍茶一直名聲在外,但島內市場有限,茶廠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葉素珍由此産生了走出臺灣、去大陸探尋更大市場的想法。

  在蘇州賣茶葉的日子雖然平淡,但也沒什麼波折。2011年,得知蘇州有一塊地正在招商,可以給她作為臺灣茶樹試種的示範點,這激發起了葉素珍長年埋藏在心中的夢想:做觀光農業和有機茶園。

  2012年6月,葉素珍在北聯村種下了第一批茶樹。天公不作美,這批茶樹很快就在颱風季中被摧殘殆盡。不甘心的她馬上種下了第二批,但因為氣候、土壤等均與原産地阿里山不同,成活的茶樹依舊是寥寥無幾。

  到2015年,葉素珍已前前後後種下了近20萬棵茶樹,投入了大筆資金和精力。在臺灣農業學者的幫助下,2017年,總算有6萬餘棵細小的茶樹存活。她嘗試用大棚種植茶樹,然而,2018年冬天的一場大雪,令花費二十多萬元人民幣搭建起的大棚全部倒塌。看著滿地狼藉,葉素珍欲哭無淚,親人們的反對聲也愈發高漲。“那段時間,很多人以為我堅持不下去,要回臺灣了。”是當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幫助讓她堅持了下來。

  近期,國務院臺辦、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出臺了《關於支援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農林22條措施”)。葉素珍馬上找來文本認真研讀,“把和自己有關的地方都特意圈了起來,對新政策的期待很高”。

  如今,葉素珍在吳江區共有38畝果園和28畝茶園,茶園今年有望取得好收成。她心心唸唸的觀光工廠也已建好,只是運營團隊還沒能到位。葉素珍樂觀地表示:“雖然我離成功還差一步,之前那麼苦我都撐過來了,現在有大陸的政策加持和各界的幫助,相信我這一關一定能撐過去。茶樹和藍莓都是多年生的灌木,它們會紮根在這裡。”(台灣網、蘇州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