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川臺商熱議“農林22條”:政府真舉措 我們真行動

2021-03-18 16: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3月18日訊 3月17日,國務院臺辦、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等多部門聯合出臺《關於支援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農林22條措施”)。該措施在在川臺資農業企業和臺商中引起熱烈反響,“政府真舉措”“我們真行動”成為大家的共識。

  “早上看到這個大利好,我很快就把消息分享給身邊從事農業的臺商朋友,大家都很振奮。”臺青莊慈芯入川前一直從事國際生態文旅項目的經營,2017年,因看好四川農業大省發展優勢來到四川,在農場打造和鄉村營造上取得不少新成果。“措施出臺讓我很感動,也很有感觸。”莊慈芯直言,“這是對紮根大陸投身農業臺胞的關愛,是‘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最直接體現。措施鼓勵臺胞臺企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參與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以及支援鄉村人才振興和臺企拓內銷等內容,為自己事業發展與提升,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打了強心針。”受訪中,她提得最多的是鄉村人才振興。“措施會加快我在這方面的行動力。一方面,希望透過産業內和跨界合作尋找到更多在農業技術、旅遊管理、美學設計與社區營造等方面的兩岸優秀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因為感到政府在真心實意幫助我們紮根發展,自己也多了感召更多臺灣青年參與大陸鄉村振興的責任感,也願意投身社會實踐工作坊,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生態農業價值觀和提供電商公益培訓等。希望今後四川能設立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合作基地,讓更多臺灣青年有圓夢舞臺。”她還表示,自己在參與鄉村社區營造的同時,也通過與當地資源的合作打開農産品銷路,“希望措施能更好幫助我們推介、銷售特色農産品,拓展大陸內銷市場,讓更多好的農産品被看見。”

  無獨有偶。政策出臺前幾天,華燦工場成都空間負責人、臺青李偉國正在珠海幫助莊慈芯拓展農旅項目市場。“全國兩會召開前後,鄉村振興一直是我關注的領域。我覺得四川在農業産業上很有優勢,從入駐青創空間的臺資項目多以社區營造和農旅文創緊密相關就可見一斑。”他表示,“措施出臺很及時,我們已經在公眾號和臺商朋友圈廣泛推廣。今年園區也會因為新政策的出臺有所轉型,會更加注重與本地資源的對接合作,讓臺灣鄉建成果借助政策落地實現更多轉化。”

  身為四川臺資農業企業委員會主委,臺商李義洋信心倍增。“政府為農業林業發展出臺專項支援,很符合臺資農企的期待。”他直言,“自己做企業10年來遇到的主要發展瓶頸這次都一一破題。”他舉例,“企業目前有養殖場、農業酵素生産工廠等,措施第1條明確了這些用地可以依法依規使用一般耕地,這有力保障了企業可持續運營。此外,措施第9條明確要‘積極落實農業生産用電價格優惠政策’,這也能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産成本。”他還表示,自己反覆研讀了新措施,開心之外,期待措施儘早落地,能讓農委會有更大作用發揮。

  臺商李賢治的企業落戶在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攀枝花臺灣農民創業園,僅有20畝規模卻有“臺灣植物科普園”之稱。去年12月,他的農莊獲頒首批“川臺文旅交流合作示範基地”。“措施出臺讓我們更有安全感。”他認為四川作為農業大省,十分重視農旅融合發展。“也因為如此,我們的臺灣熱帶水果有很好的銷路。我對措施第22條有很大獲得感。我們的農産品從種植到銷售,一直都與當地供銷社合作。此外,各級臺辦和地方政府在落實補貼政策上讓我們應享盡享,這都為企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提供了助力。”談及措施實施後的新期待,李賢治説“希望能更好拓展市場,用我們的真成績,提升大家來大陸投資的信心。”

  亞臺青海峽青創園負責人、臺商郭弘揚表示,“在臺商圈分享了新措施後,就有在臺灣從事休閒旅遊的臺商和我對接,希望進軍四川鄉村旅遊。”郭弘揚希望自己能透過園區平臺,面向更多中南部臺灣農人,尤其是臺灣青農宣介新措施,“措施讓大家真的感受到政府用心為我們服務,以及惠臺政策的連貫性,這樣能真正打消大家的顧慮,加快投資與項目落地,也讓更多臺青在紮根大陸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