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0年江蘇對臺工作十大亮點

2021-02-07 17: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2月7日南京訊 一年來,蘇臺交流合作異彩紛呈,亮點頻頻。經綜合梳理,我們擷取2020年江蘇對臺工作十大亮點,呈現給大家。

  一、打好抗疫復工復産攻堅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江蘇率先在大陸省級層面出臺系列政策措施,支援在蘇臺企應對疫情、復工復産、達産達效。2月25日,出臺《關於支援臺資企業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若干措施》,7月7日,出臺《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促進臺資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支援臺資企業紮根江蘇、平穩發展。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堅決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前提下,為臺企返蘇復工復産團隊提供便利安排和熱情服務,通過便利安排的返蘇臺企高管和技術人員超過1700人。聯合天安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開展“支援在蘇臺企復工復産健康關愛行動”,在蘇9300余名臺胞和160家中小微青創臺企參加保險。

  二、助力臺企融入雙迴圈 

  江蘇認真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幫助臺胞臺企搶抓國家戰略疊加的重大機遇,融入大陸“雙迴圈”新發展格局。11月11日,以“新基建、新願景、新商機”為主題,以視訊方式連接兩岸,成功舉辦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紫金山)創新發展研討會,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江蘇省省長吳政隆,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裴金佳出席並致辭。成立蘇臺企業合作聯盟,推進臺企國企民企加強産業鏈供應鏈合作,助力臺企臺胞融入“雙迴圈”新發展格局。6月,昆山市總投資10.08億美元的富士康5G毫米波連接器項目成功簽約,成為“11條措施”在江蘇落地的首個項目。臺企福立旺精密機電、臺資參股企業昆山龍騰光電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另有8家臺企入選當地上市培育庫。全年蘇臺貿易額約佔兩岸貿易總額的五分之一,江蘇吸引利用臺資繼續位居大陸前列。據臺灣經濟主管部門數據顯示,全年共核準臺商直接投資江蘇金額20.86億美元,佔臺商直接投資大陸總金額的35.32%,位居各省(區、市)之首。

  三、鑄造融合發展排頭兵  

  江蘇支援昆山試驗區先行先試,持續深化政策利好疊加。8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印發《江蘇省昆山市建設金融支援深化兩岸産業合作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昆山金改區正式獲批成為大陸首傢具有兩岸特色的金改區。11月27日,《昆山深化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條例》獲得江蘇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江蘇首次為縣級市特定區域立法,為臺商臺胞在昆工作生活學習提供了全方位、寬領域的法律保障。12月14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擴大昆山深化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範圍的批復》,同意擴大昆山試驗區範圍至昆山全市,明確繼續推動昆山試驗區建設促進兩岸産業合作轉型升級的先行先試區、兩岸中小企業深度合作的重要載體、兩岸交流合作模式創新的示範平臺。12月25日,昆臺融合發展30週年座談會在昆山舉辦。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致辭中再次強調“臺商就是蘇商,臺企就是蘇企”,穩定了臺商發展預期,堅定了臺企紮根信心。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指出,蘇臺、昆臺融合發展的成功實踐,是兩岸同胞攜手把兩岸融合發展道路走寬走實的縮影。同日,試驗區第八次部省際聯席會議在昆山召開,議定新的支援事項。

  四、開創視訊交流新模式  

  江蘇創新交流方式,借助“網際網路+”探討“疫”外之機,將傳統的“面對面”交流變為“屏對屏”互動,繪出一道道“見屏如面”的交流“風景線”。4月16日,江蘇率先舉辦“蘇臺抗疫”視訊交流會,這是疫情發生後海峽兩岸第一場視訊交流活動。此後,根據疫情發展變化,持續舉辦“蘇州-高雄疫後經濟復蘇(5月1日)”“南京-新北疫後複學復課(5月17日)”“後疫情時期兩岸關係走勢(6月20日)”等一系列視訊交流活動,開啟兩岸民間交流新模式。其中,“蘇州-高雄疫後經濟復蘇”視訊交流,入選新華社“新冠疫情防控涉臺紀事”。舉辦“南京-臺北銘記民族抗日史共護和平謀發展”視訊交流會,受到兩岸民眾和媒體高度關注。舉辦“海外臺灣青少年“雲中看江蘇”網上冬令營,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菲律賓等國家近80名臺灣青年參加。全省累計共舉辦23場視訊交流活動,實現各設區市、各領域全覆蓋。

  五、提升特色品牌美譽度  

  江蘇積極打造蘇臺交流活動品牌,著力提高影響力與美譽度。12月10日,由國臺辦、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九屆中國蘇州電子資訊博覽會成功舉辦,參展臺資企業達70余家。12月11日,第十五屆臺商論壇在江蘇淮安開幕,新簽約項目32個、總投資達20.88億美元。不止有經貿合作的如火如荼,還有人文科教的纍纍碩果。第二季“兩岸大V跟著詩詞走江蘇”活動,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2億次,相關貼文在島內社交媒體平臺及網路社群粉絲覆蓋數超70萬人次,多平臺貼文瀏覽量近600萬次。連續五年舉辦的行讀江蘇兩岸青少年徵文大賽,讓超5萬名兩岸青少年以文會友、揮灑青春、書寫夢想。

  六、激發青年交流原動力  

  江蘇高度重視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為廣大臺灣青年來蘇施展才華、成就夢想創造良好條件。9月,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經驗交流會在南京舉辦,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基地和示範點負責人、兩岸青年創業就業代表共100余人參加,會上大家圍繞基地建設、企業服務、青年交流等進行交流探討。舉辦2020台灣大學生江蘇實習就業特訓營活動,圍繞崗位實習、遊學研習、就業講習,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700多名臺灣青年參加。舉辦首屆“大運河”杯揚臺直播大賽,幫助臺青進軍直播帶貨新型産業,活動吸引了18個省市200多名選手參加,其中包括近100位臺灣青年。舉辦30場面向全省臺青的電商直播培訓,累計培訓直播人員超400人次。

  七、推進區域合作一體化  

  呼應區域一體化發展大勢,積極將國家和省區域發展戰略轉化為蘇臺交流合作新機遇。召開省淮安臺資集聚示範區建設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明確15條支援事項,12條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淮昆臺資經濟協同發展取得務實成效。舉辦以“愛我中華 共建家園”為主題的海峽兩岸“環太湖”經貿文化系列活動、長三角對臺交流合作研討會、“金秋有約 合作共贏——2020長三角臺商無錫行”、2020海峽兩岸(昆山)人才交流大會等活動。邀請長三角城市臺商臺青參加籃球、羽毛球、自行車、慢速壘球友誼賽;舉辦海峽兩岸(昆山)馬拉松賽、垂釣友誼賽、太湖歡樂跑、黃公望主題文創大賽;舉行媽祖文化活動、元宵燈會、中秋燈會、淮揚美食節……這些活動的開展,接地氣、聚人氣,突出了江蘇特色優勢,助力長三角對臺交流合作。

  八、畫好蘇臺交融同心圓 

  在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與守望相助中,促進蘇臺同胞心靈契合。在蘇州、南京分別舉辦“我們的故事”江蘇海峽兩岸婚姻家庭交流活動、“博愛之城 情係兩岸”兩岸婚姻週年慶典活動,兩岸婚姻的枝繁葉茂,見證了蘇臺有情人跨越海峽的幸福信念。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大陸防疫物資短缺,在蘇臺企臺胞心繫疫情,慷慨捐贈,據不完全統計,在蘇臺企臺胞共通過各種渠道捐款總計2185萬元,捐贈醫用外科口罩49萬個、醫用手套43萬雙、醫療防護服20萬件。無論是疫情期間,在蘇創業的90後臺胞創作的《陪你等天晴》,還是昆臺融合發展30週年座談會召開之際,刷屏兩岸“朋友圈”的原創MV《昆山是我家》,都體現了兩岸同胞間的親情與默契,昇華了“兩岸一家親”的真摯感情。

  九、訂制金融支援暖心包  

  針對疫情期間臺資企業資金週轉困難,江蘇率先在大陸省級層面為臺企融資提供專項支援。3月5日,出臺《江蘇銀行支援全省臺企復工復産和健康發展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明確在2020至2022年間,累計提供不少於100億元人民幣的授信額度,並專項安排信貸規模支援臺企復工復産貸款需求,中小微臺資企業最高可獲得額度200萬元的線上信用貸款。至12月,已發放122筆11億元貸款,67家臺資企業受惠。昆山推出“昆臺融”金融産品,用於緩解中小臺企融資難題,累計解決臺企融資需求超過3億元。江蘇各地還積極幫助臺企享受政策紅利,減免相關費用,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2月至5月,昆山累計為近1900家臺資企業減免社保費近6億元;為1100多家臺資企業先行兌現2020年穩崗返還金3300多萬元。

  十、深耕服務基層責任田 

  江蘇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國臺辦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應對疫情統籌做好支援臺資企業發展和推進臺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率先在大陸省級層面系統開展惠企政策宣講輔導,為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匯聚合力。7至9月,江蘇省臺辦抽調業務骨幹組成“對臺實務指導工作隊”,深入全省13個設區市和縣區、高校、園區、開發區,以對臺幹部為主要對象,以提升政策理解和執行力為目標,就新形勢下如何紮實有效推進對臺各項業務工作進行培訓指導,先後開展政策宣講66場,面對面輔導1100多人。舉辦4期江蘇省臺商大講堂,聚焦臺企臺商實際需求,圍繞疫情期間融資服務、商務合同風險、産研合作、創新發展等主題,向臺胞臺企提供政策宣講、諮詢服務。江蘇省臺辦法律顧問團通過直接接受臺胞諮詢、線上開講等方式,前移服務端口、提升服務質效,多措並舉打好“組合拳”,為臺胞臺企提供專業化服務。

 
[責任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