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臺農業合作研討會幹貨足 兩岸農業人士共話發展
第三屆沈臺農業合作研討會今日上午在瀋陽舉行。(台灣網 普燕 攝)
台灣網7月16日瀋陽訊(記者 普燕)以“健康 創新 融合”為主題的第三屆沈臺農業合作研討會今日上午在瀋陽舉行。沈臺兩地60余位農業專家、企業家共聚一堂,分享農業生産經驗,探討農業發展趨勢,共謀沈臺農業互利合作。
研討會上,瀋陽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鄭雲瑛、科技局農村處處長任大慶首先詳細介紹了瀋陽的農業資源分佈,産業發展特徵及農科技術發展等情況。
來自瀋陽、臺灣的4位農業專家分別圍繞李杏新品種及發展潛力、現今木微菌的開發應用、設施蔬菜蟲害及病毒病的科學防治以及系統農業在農漁畜牧業的前途等課題做主旨演講。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天津臺商協會會長羅文德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在大陸發展臺企感受。他提到,進駐大陸的臺商農場,因沒有完全融入大陸農村文化“接地氣”,很多企業無法長續發展。選擇與大陸在地企業合作,就可以在土地使用、政策了解、在地融入等方面獲得發展便利。
“瀋陽農業就像一輛高鐵,建立良好的農業規範,將越跑越快,不斷拓展國際市場”。臺灣榮林系統有限公司專家張榮林在研討會上分享臺灣農業管理經驗。他表示,與以前的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發展有了新變化和新需求,不管在臺灣還是大陸,農業生産都從追求量到追求質轉變,應該充分利用好的技術、管理方式、行銷手段等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當天研討會可謂幹貨十足,吸引了眾多瀋陽當地農企專家、負責人前來參會。瀋陽農豐集團董事長馬冀特意從近一小時路程外的新民市趕來“取經”。他對記者表示,自己的企業主營大米産品,正在積極謀求國際化發展,如何建立科學良好的管理體系和國際化標準體系,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最急迫需求。“臺灣系統化農業成功經驗對我啟發很大,公司正在佈局的觀光農業也可與臺灣加強合作。”
本次活動由瀋陽市臺辦、瀋陽市農業農村局、瀋陽市科技局和于洪區政府主辦。瀋陽市臺辦主任王羽輕、副主任朱軍,瀋陽市農業農村局、科技局、各區縣(市)農業部門、瀋陽農業大學相關負責人,瀋陽市臺資企業代表,以及30多位臺灣農業專家、企業家等參加研討會。(完)
瀋陽農業專家作主題演講。(台灣網 普燕 攝)
臺灣農業專家做主題演講。(台灣網 普燕 攝)
研討會現場。(台灣網 普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