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滬臺社區交流火爆開幕 臺灣阿嬤爭相看大陸

2019-04-18 11: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4月14日,“兩岸一家親 共敘姐妹情”2019年滬臺基層社區文化交流演出在楊浦區舉行。(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4月14日,“兩岸一家親 共敘姐妹情”2019年滬臺基層社區文化交流演出在楊浦區舉行。(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台灣網4月17日上海訊 當大陸的水墨電影《牧童》搭配臺灣阿美部落的熱情舞蹈,當桃園姐妹的綠紙傘遇見楊浦阿姨的青荷葉,當節奏明快的臺北律動舞蹈碰上歡樂奔放的“秧歌情”,當上海與臺北、桃園的社區“藝術家”們在楊浦區黃興公園浣紗湖畔的百姓大舞臺相遇相融,一場美麗的歌舞盛宴與美妙的情感交流在這裡完美呈現。

  4月14日,“兩岸一家親 共敘姐妹情”2019年滬臺基層社區文化交流演出在楊浦區舉行。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中共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長金雷、上海市婦聯副主席翁文磊、中共楊浦區委常委程繡明、楊浦區副區長李雅平出席活動,並與率團來滬參加交流演出的臺北市議員闕枚莎,桃園市議員舒翠玲、王仙蓮等共同澆灌兩岸人民“同心樹”,為此次活動拉開帷幕。

  程繡明表示,滬臺社區文化交流演出活動不僅要延續,還將擴大規模,邀請更多臺灣群眾藝術團體來上海。“更接地氣、更有人氣的高品質社區文化活動將成為紐帶,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

  74位臺灣同胞與120位上海社區居民聯手將“臺北 陽光 MAM MA漾”、“秧歌情”、“原住民很忙”等12個以往在臺北街頭、楊浦社區、桃園巷弄和上海公園的舞動演繹的精彩節目送到了上海市民的面前。

  年屆70的臺北律動舞蹈協會理事長林美雲是上海楊浦區的老朋友。“我們協會倡導通過舞蹈來運動健身,團員的平均年齡是59歲,很多人都已經當“阿嬤(奶奶)了”林美雲自豪的説道,“團員們報名非常踴躍,大家覺得來上海演出不僅可以和大陸民間藝術團體溝通交流,可以讓自己更真實地認識上海、認識大陸,所以今年只好採取“輪流”的方式,讓更多成員有機會到大陸來看看。”

  團組中還有蘇偉恩這樣20歲出頭的年輕人。作為由20多位臺灣阿美人同胞組成的桃園市少數民族表演團的一員,小蘇也是一位少數民族,為了能更深入地認識臺灣少數民族文化,選擇加入了這支由“阿嬤”們組成的表演團。

  “唱歌、跳舞、體育,這些是阿美人的天賦,也是臺灣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偉恩説,希望借助這樣的兩岸社區文化交流,讓更多臺灣少數民族同胞了解大陸,也讓更多大陸同胞感受多姿多彩的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在活動現場,他們也用獨具民族特色的歌曲、五彩繽紛的服飾、隨性灑脫的舞姿,贏得了現場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近年來,上海楊浦區積極開展與推動兩岸基層文化交流,以市區聯手、區臺合力為依託,以兩岸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如果社區非遺、廣場舞等為載體,以上海市民集聚的公共空間為舞臺,創新舉辦文化交流活動,送藝術進社區、送文化進基層,兩岸民眾共舞一家親、共敘同胞情。(台灣網上海市臺辦通訊員 劉夏)

4月14日,“兩岸一家親 共敘姐妹情”2019年滬臺基層社區文化交流演出在楊浦區舉行。(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4月14日,“兩岸一家親 共敘姐妹情”2019年滬臺基層社區文化交流演出在楊浦區舉行。(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4月14日,“兩岸一家親 共敘姐妹情”2019年滬臺基層社區文化交流演出在楊浦區舉行。(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責任編輯:王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