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圍爐話新歲 天涯共此時——七彩雲南相約臺灣 雲臺同胞共賀新春

2019-02-11 16: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星雲法師為圍爐民眾祈福送吉祥。(圖片來源:雲南省臺辦宣傳研究處)

  台灣網2月11日高雄訊 除夕,是農曆年度的最後一天,華夏兒女自古有著除夕夜闔家吃團圓飯的習俗。今年的年夜飯對參加“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活動的團員們來説,實在是很特別。

  今年的活動在臺灣南部著名佛教勝地佛光山舉行,圍爐年夜飯開始之前,星雲法師親臨現場為參加圍爐的民眾祈福。

  圍爐話新歲 天涯共此時

  “圍爐”是福建南部、臺灣地區特有的年夜飯傳統,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圍爐菜品中融入了滿滿的新春祝福。“長年菜”象徵著長命百歲,長長的菜葉吃的時候既不能切斷也不能咬碎,整片菜葉一口吞食,是除夕這天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挑戰;年糕因其諧音,有著“年年高升”的意思,也在圍爐菜品中佔據一席之地;菜頭臺語音為“彩頭”,除夕吃菜頭,新的一年一定會有“好彩頭”;其他還有韭菜代表“永久”、蘋果代表“平安”等等寓意很好的菜品;另外,餃子形似元寶,因此代表招財進寶,也是圍爐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兩岸一家親,雲臺一家人。大年三十除夕夜,雲南、臺灣兩地民眾歡聚一堂、圍爐吃年夜飯,大家互相道賀説吉祥話,拉家常、守新歲,一派和樂融融的景象。

  通宵燈火人如織 一派歌聲喜欲狂

  席間,來自昆明市歌舞劇院的演員們為大家帶來了展示雲南少數民族風情的歌舞表演——打歌,贏得陣陣喝彩。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演員在輕盈靈秀的舞姿中化身傳遞吉祥如意的使者,為大家送去新春的祝福,傣族“孔雀公主”還現場向觀眾灑去了吉祥的聖水。

雲南少數民族歌舞表演。(圖片來源:雲南省臺辦宣傳研究處)

  此次“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交流活動,把雲南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通過美術書法攝影展、雲南民族文化表演、普洱茶文化交流聯誼以及雲南美食節等多種形式向臺灣民眾進行全方位的展示。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圍爐吃年飯,相伴同守歲,貼春聯,寫福字,放爆竹、看煙花。雲南團員和臺灣民眾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共同迎接己亥豬年。“新年快樂!諸事吉祥!”是大家説得最多的吉祥話,承載了大家對新春的美好祝福和熱切期盼。

佛陀紀念館璀璨煙火秀。(圖片來源:雲南省臺辦宣傳研究處)

  安知非日月,弦望共有時。一灣海峽,阻隔不了濃濃的中華情、雲臺情。2018年,雲臺兩地人員往來、經貿文化交流不斷深化;“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交流活動已舉辦到第二屆。彩雲之南在西南內陸,寶島臺灣在東南沿海,相隔千里的雲臺兩地,並沒受到地理距離的影響,人員交流活動日益活躍,持續熱絡,經貿合作也越來越密切,守望相助的親情不斷深化。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春節是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在新的一年裏,雲臺兩地人民仍將憑著流淌在血液中的中華情、躍動於胸懷間的民族心,同心同德,至親至誠,和衷共濟,攜手共進,為同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努力奮鬥!(台灣網、雲南省臺辦宣傳研究處聯合報道)

佛光山僧信二眾及兩岸文化表演團近三千人在佛光山除夕圍爐。(圖片來源:雲南省臺辦宣傳研究處)

[責任編輯:張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