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

2019年01月25日 09:54:00來源:台灣網

  【編者按】1月2日上午,《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引起海內外輿論關注。本文作者周代祥結合自己到南寧工作7年的經歷和身邊臺灣鄉親在南寧發展際遇,講述了臺灣同胞在生活上、工作上獲得的便利、關心、支援,詮釋了“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的道理:“在南寧工作7年了,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座城和這群人,對‘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十分慶倖自己能在這麼好的環境下工作生活,對當初的選擇無怨無悔,南寧臺北都是我的家。”

  習近平主席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中指出“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中國人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十分贊同。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種同文,都是龍的傳人,“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我堅信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結合我到南寧工作7年的經歷和身邊臺灣鄉親在南寧發展際遇,我感受到了各級政府給臺灣同胞在生活上、工作上提供了很多便利、關心、支援,懂得了“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的道理,作為南寧市臺協會長,希望能夠帶領在邕臺商一疲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我為當初選擇到南寧發展而感到欣慰。在我童年的記憶裏,很難見到父親一面,他每年有五分之四的時間在大陸,我在15歲(1998年)的時候隨父親第一次來到南寧,看到父親當時生活的環境和條件比在臺灣艱苦很多,我意識到父親在大陸創業的艱辛。2011年我在加拿大大學畢業時,曾想和同學一起在當地投資做餐飲,是父親把我叫到南寧“子承父業”,他給我一年時間的適應期,覺得可以就留下,覺得不行就離開。父親經常講的一個真實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創業初期,全廠職工也並不富裕,在公司的出現資金困難的時候,他們義無反顧地拿出自己的積蓄,幫助公司渡過了難關。我也親身經歷了企業評為高科技企業享受“31條措施”帶來的稅費減免優惠政策、辦理臺灣居民居住證享受“國民待遇”等一系列暖心舉措。南寧的快速發展打動了我、父親的堅守執著激勵了我、同胞的包容奉獻感動了我,這些都堅定了我留下來發展的信心和勇氣。在南寧工作7年了,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座城和這群人,對“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十分慶倖自己能在這麼好的環境下工作生活,對當初的選擇無怨無悔,南寧臺北都是我的家。

  我為是南寧市的建設者而感到自豪。明耀集團從1996年12月成立廣西首家商品混凝土公司,歷經20年的發展,成為擁有嘉泰水泥、嘉大混凝土、嘉旺水泥等6家規模以上高科技企業集團,我們秉持“建築品質、百年大計”的宗旨,堅持“進步、效率、責任”的經營理念,堅持做良心企業、誠信經營,先後榮獲廣西優秀企業、廣西誠信企業、廣西外商投資企業50強、南寧市十佳工業企業、南寧市工業億元企業、南寧市納稅明星企業等榮譽,先後為南寧大橋、葫蘆鼎大橋、淩鐵大橋、金湖廣場、地鐵一號線南湖站等重大工程輸送高標準的混凝土。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不忘回饋社會,積極參與公益事業,2008年汶川地震、2014年臺灣颶風、2018年臺灣花蓮地震等重大災情發生時都第一時間捐助,我們還長期捐助廣西大學華鼎獎學金,南寧市舉辦體育賽事時也予以大力支援。現如今,每當我乘坐地鐵出行或者開車經過南寧大橋的時候,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也是南寧城市的建設者。

  我能夠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盡力而感到榮耀。2017年3月13日我被推選為南寧市臺協第十二屆理事會會長,成為了全國各地分會中最年輕的會長;2017年9月30日獲得臺灣臺北經營管理研究院主辦的“2017年傑出大陸臺商獎之接班傳承獎”;2018年9月1日,機緣巧合,我十分榮幸領到了大陸制發的首張臺灣居民居住證;2018年12月當選南寧市臺協第十三屆理事會會長。這些經歷進一步豐富了我的人生歷程,也讓我感到集榮譽和責任于一身。潮平風正好揚帆,攜手共進創輝煌。習近平主席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讓我再次感受到大陸為廣大臺胞謀福祉的真情實意,感受到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和榮耀。我將帶領南寧市臺協發揮好“凝心、聚智、匯力”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加堅定地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促進派,為臺商辦更多實事,協助臺商在大陸更好發展,在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中彰顯新氣象、展示新作為,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貢獻力量。(作者:周代祥,廣西南寧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明耀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