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雲南農村發生巨大變遷 臺胞紛紛讚嘆

2018年09月13日 09:52:00來源:台灣網

巍山縣永建鎮永安村扶貧工作隊員為交流團一行介紹扶貧工作。(圖片來源:雲南省臺辦)

  台灣網9月13日訊 9月2日至7日,臺灣紅黨主席陳景泰帶領來自寶島臺灣的36名同胞,深入雲南昆明、大理、楚雄等地參訪,親眼目睹貧困山區農村、城市郊區城中村的巨大變遷。

  在大理州巍山縣永建鎮東蓮花村、小圍埂村、永安村打竹村民小組,交流團一行參觀了村民的住房建設和生活環境,聽取了相關負責人關於基層黨建和扶貧工作雙推進的情況介紹,親眼看到打竹村民小組家家戶戶住上了新磚瓦房,道路乾淨整潔,當了解到村民在政府的扶持下,大力發展特色産業,近幾年收入成倍增長,現在人年均收入達到24600元時,臺胞們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紛紛驚嘆和點讚。臺胞李玉燕在微信中寫道,此趟雲南之行,讓我們感受到大陸中央至地方盡心盡力扶貧,真的讓人佩服。

  在昆明市官渡區官渡街道季官社區,交流團一行聽取了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雁關於抓好基層黨建,帶動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介紹,考察了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管理工作。陳雁説,季官社區通過拆遷改造、發展集體經濟,居民的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業也有了充分保障,現在居民年每人平均收入達到6到8萬元。臺胞聽後無不為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有力的領導和高品質的服務水準點讚。有的臺胞還詢問社區的房價,將來打算生活在這裡。臺胞陳苗生在交談中説:“我來大陸20多次,這次的交流體驗讓我認識到了大陸鄉村社區也在快速發展,生活在這裡一定很幸福。”

  這次交流活動秉持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突出了雲南的黨建和扶貧工作,擴寬了兩地交流的領域和空間,傳遞了大陸對臺灣及臺灣同胞的骨肉親情,增進了臺胞對大陸的認同感,促進了兩地民眾的心靈契合。臺胞楊己年在微信中説,這是我第一次到雲南參訪,看到祖國建設的進步神速,尤其對雲南印象深刻。相信祖國將來會發展的更好。臺胞蕭鳳栩也在微信中感言,雲南之旅見祖國政府用心於人民,各項建設與惠民的政策,乃是富國的基礎,臺灣與大陸同根同源,海峽兩岸更是心連著心。

  據悉,交流團一行還參訪了南詔博物館和官渡古鎮民俗博物館等地,親身體驗了雲南的秀美山河和少數民族文化。此次交流活動由雲南省臺辦主辦。(台灣網雲南省臺辦投訴法規處通訊員 曹銳)

交流團一行在巍山縣永建鎮小圍埂村參觀村委會黨建工作。(圖片來源:雲南省臺辦)

昆明市官渡區官渡街道季官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圖片來源:雲南省臺辦)

[責任編輯:李曄清]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