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川”越海峽 川臺農業合作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8年04月27日 17:08:00來源:台灣網

第五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暨海峽兩岸鄉村振興研討會現場。(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4月27日成都訊 4月22日,為期3天的第五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暨海峽兩岸鄉村振興研討會在四川成都新津縣圓滿落幕。論壇由四川省委農工委、省委臺辦、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臺灣《旺報》社主辦,以會議+活動(展銷)+參觀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吸引了兩岸300余嘉賓出席,是歷屆規模最大的一次。

  此屆論壇的成功舉辦,正值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局之年、川臺農業合作蓬勃發展、臺灣農民創業園和“川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平臺建設快馬加鞭之時。

  論壇上,新增10家臺資農業企業為“川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並首次建立“川臺農業合作鄉村振興臺灣專家智庫”,4位臺灣專家獲聘“智庫”成員,不僅充分展示了川臺農業合作的最新成果,也為兩岸嘉賓和當地民眾呈現了川臺農業合作充滿生機的“希望的田野”。

  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希望的田野”有著臺灣“農人”的身影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春節前夕來川視察,對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作出重要指示和要求。黨的十九大部署了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鄉村發展迎來黃金機遇。第五屆川臺農業論壇正是聚焦鄉村振興這個時代課題,以“特色村鎮建設與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為主題,深入交流研討,分享先進理念,展示合作成果,匯集更多智慧,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援。正如四川省委常委、省農工委主任曲木史哈在論壇致辭中所言:“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希望臺灣朋友在四川鄉村振興進程中發現更多商機,到廣袤的鄉村建基地、建工廠、建園區,把企業做強,幫助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巡視員、副主任陳邦勳在致辭中也表示,本屆論壇聚焦鄉村振興主題很有意義,大陸市場廣闊,兩岸在農業發展、鄉村振興上蘊含無限商機。

  對此已在川落戶的臺商深有感觸,作為第二批“川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的冕寧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林春福十分看好四川油橄欖産業,他表示,從1991年在深圳辦廠到2011年到四川轉型搞農業,一方面是看中四川作為農業大省的先天優勢,另一方面是基於大陸市場廣闊,他公司的橄欖油幾乎全部在大陸消化,今年有一小部分會銷到香港,明年會有一部分銷到臺灣。

  發揮平臺作用 農業已成川臺經貿合作亮點和增長點

  “四川非常重視和臺灣的合作,雙方在發展現代農業和精緻農業等方面優勢互補。自2014年開始,川臺農業合作論壇每年輪流在四川和臺灣舉辦,有力促進了四川與臺灣兩地的農業交流合作,成為促進川臺農業合作的重要抓手。”作為活動主辦方,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四川和臺灣在農業方面的合作已經頗有成效。

  5年來,論壇規模由小變大,交流主題從單一走向多元,合作領域由點及面,不斷加強與臺灣在農業項目、技術、人才和資本方面的合作,形成了川臺農業交流合作長期機制,對促進四川農業産業化、農業現代化和生態觀光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助推作用,也為臺灣企業拓展西部市場創造了機遇,實現了互利雙贏。

  周敏謙給出了一組亮眼的數據:“近年來四川建立了一批川臺農業合作基地。目前,四川有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2個、省級‘川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20個,川臺兩地農業合作項目近300個,投資金額超過140億元人民幣,川臺農業合作已成為川臺産業合作的亮點和增長點。”周敏謙還期盼今後兩地能夠進一步深化合作,發展共贏。

  看好川臺農業合作前景的,還有臺灣方面。已三次參加川臺農業合作論壇的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臺灣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胡志強也為兩地合作定下了“小目標”。他表示:“兩地合作要立足自身特色,攜手打造世界級的農産品,成為世界性的標桿。”

  政策措施加持 切實推動 “同等待遇”落實落地

  隨著“31條惠臺措施”在島內熱議,第五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的舉辦,無疑讓臺灣“農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四川農業。 “31條惠臺措施”第9條明確指出:“臺資農業企業可與大陸農業企業同等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農業支援政策和優惠措施。”

  其實,早在2016年川臺農業合作論壇上,四川省委農工委、省委臺辦、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工商局、省政府金融辦8個省直部門就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援臺資企業和臺胞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見》,從農業補貼、稅收優惠、用地保障等方面出臺了15條政策支援臺灣企業和臺胞在川發展現代農業,明確給予在川發展現代農業的臺資企業和臺胞享受本省企業和居民同等待遇,並且提出要按照“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原則給予鼓勵,是大陸首個省級層面出臺支援臺資企業和臺胞發展現代農業的專門文件,為臺資企業和臺胞來川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堅實政策保障。不僅如此, 2016年四川省委農工委和省委臺辦還為首批10家從事種養殖業的臺資農業企業授牌“川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今年論壇再次為10家在川涉農臺資企業授牌 “川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並首次建立“川臺農業合作鄉村振興臺灣專家智庫”。這些措施舉措,都有力推動了四川、臺灣兩地農業合作不斷深化。

  正如接過“智庫”成員聘書的臺商詹鴻維所言:“這些(政策的出臺)就很具體了,有了更堅實的政策保障。”除了“智庫”成員身份,詹鴻維還是首批“川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成都翔生大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表示,得益於政策保駕護航,“我們一步一步從發展有機農業種植,到打造有機生態小鎮,現在的整體佈局已經很接近(當初構想)了。”此外,他還十分看好新津臺灣農民創業園和“基地”的平臺示範作用,“我們看到兩岸之間的資源在平臺的牽線搭橋下,整合得越來越好。希望有更多的臺商願意入駐。”(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