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媒體走訪松山戰場遺址 重溫悲壯歷史

2015年06月13日 08:55:00來源:台灣網

  向抗戰英烈敬獻花圈

  向抗戰英烈敬獻花圈。(台灣網 馬一娜 攝)

  台灣網6月13日龍陵縣訊 (記者 馬一娜)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週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6月12日,來自兩岸三地媒體雲南聯合採訪團的記者們從保山出發,沿滇緬公路來到松山抗日戰場遺址,重溫這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壯歷史。

  松山腳下的滇緬公路,是一條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築成的國際通道,原本是為了搶運中國政府在國外購買的和國際援助的戰略物資而緊急修建的,隨著日軍進佔越南,滇越鐵路中斷,滇緬公路竣工不久就成為了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繫的唯一的運輸通道。

  今日的松山,小雨連綿,老天也在為這悲壯的歷史哭泣,兩岸記者團來到氣勢磅薄的中國遠征軍雕塑群前,向抗戰英烈鞠躬、默哀、敬獻花圈,祭拜中國遠征軍抗日先烈。隨後,聯合採訪團正式攀登松山之巔,撿拾戰爭碎片,追尋遠征軍苦攻的足跡。據解説員介紹,松山攻堅戰歷時3個月零3天,中國遠征軍先後投入兵力4個軍10個師共計約25000余人,歷經大戰10次,小戰上百次,以犧牲官兵7763人、傷15000人的代價,全殲日軍守軍1300余人,懸殊的傷亡比率令兩岸媒體動容。

  松山位於龍陵縣臘動鄉境內,東臨怒江,地勢險要,是著名的滇緬公路咽喉要塞,被軍事專家稱為“東方直布羅陀”。經普查,松山共有遺址69個、遺跡815個,保存完好的戰壕約13200米,在大小松山、黃土坡等大小七個高地上,地堡、戰壕、彈坑等隨地可見。

  兩岸媒體向抗戰英烈鮮花

  兩岸媒體向抗戰英烈鮮花。(台灣網 馬一娜 攝)

  兩岸媒體團默哀

  兩岸媒體團默哀。(台灣網 馬一娜 攝)

  兩岸媒體參觀抗戰將士雕塑群

  兩岸媒體參觀抗戰將士雕塑群。(台灣網 馬一娜 攝)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