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群眾廣場舞躍動北京

2017-08-18 11:17: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劉歡 張雲旎)音樂節奏明快、舞姿動感曼妙……17日,“兩岸攜手舞動北京”群眾廣場舞蹈邀請賽在北京玉蜓市民文化廣場舉行。來自臺灣臺北、高雄、屏東的9支社區舞蹈隊,與北京的舞蹈愛好者們以舞會友,一同給觀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民間藝術表演。

  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兩岸廣場舞愛好者的笑容平添了幾分明媚。高雄市三民區立德社區舞蹈隊身著臺灣少數民族服飾,在歡快的樂曲伴奏下,舞起了民族特色濃郁的《站在高崗上》,並穿插了擊鼓、揮旗等元素,博得觀眾陣陣掌聲。

  臺北市中山區劍潭裏舞蹈隊表演的《情人的黃襯衫》則充滿現代都市風情。60歲的王俊仁告訴記者,臺灣的廣場舞是以社團的形式存在,感興趣的人報名參加,參與者共同分擔場地和教學費用。“花費少,有利於健康,跳著也開心。”

  上午8時至10時,兩岸18支廣場舞蹈隊按抽籤順序依次上場,你方跳罷我登場,經過激烈角逐,來自高雄的《站在高崗上》和來自北京和平裏街道綠蔭舞蹈隊的《火鳳凰》分獲臺灣組、北京組的第一名。

  67歲的陳月英來自高雄,已跳了20多年的廣場舞,這次因為年齡原因不能參賽。作為觀眾,整場觀摩下來,她仍感到收穫頗豐。“衣著華麗,舞技都很專業。”她説,兩岸廣場舞的表演都非常精彩,大陸的廣場舞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這是陳月英第一次來北京,不僅參觀了很多景點,還參與了同北京東城區社區的交流活動,深入了解北京市民生活。“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讓我深感震撼。”她説,希望這樣的交流活動越來越多。

  本次邀請賽評委、著名舞蹈家陳愛蓮點評説,來自兩岸的廣場舞蹈隊風格多樣,內容健康活潑,編排、服飾不乏亮點,也給專業人士帶來啟發。她説,廣場舞不是女士的專利,希望更多男士積極參與。

  來自臺灣的評委、港都舞團團長洪惠昭説,兩岸的廣場舞不太一樣,臺灣的比較隨性自然,大陸的則是精緻華麗、舞姿整齊。共跳廣場舞的活動很有意義,加深了兩岸民眾的互相了解,有利促進兩岸和諧。

  “兩岸攜手舞動北京”群眾廣場舞蹈邀請賽由北京市東城區第一、第二文化館和臺灣“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承辦。東城區臺辦主任王寶祥介紹説,從2015年開始,東城區連續三年邀請臺灣基層民眾來京參訪,也組織北京市民赴臺開展交流。交流過程中,臺灣民眾對大陸發展有了更多直觀了解,兩岸民眾也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臺灣“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秘書長廖素葳説,對於這次比賽,臺灣基層民眾是帶著興奮和期待的心情來參與的。“他們很多人之前沒來過大陸,除了比賽,更想來大陸看看,欣賞這裡的風光,了解這裡的發展。”她説,希望將來臺灣也能舉辦廣場舞比賽,邀請大陸廣場舞愛好者也去臺灣走走看看。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