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迎臺灣光復68週年 《〈臺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出版

2013-10-23 08: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由臺海出版社出版發行的《〈臺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出版座談會10月22日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台灣網 王怡然 攝)

臺海出版社社長馬鐵向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楊毅贈書。(台灣網 王怡然 攝)

  台灣網10月22日北京消息 由臺海出版社出版發行的《〈臺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出版座談會今(22)日上午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副主席黃志賢,中央統戰部一局巡視員孫淩雁、三局局長鄭剛淼,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楊毅等出席座談會。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專門為本次座談會題詞:翰墨書香 文化橋梁 兩岸共賞 互和融合。

  《臺灣通史》是連戰祖父連橫先生積數十年之力,蒐集有關臺灣的中外文獻、檔案和傳聞,倣司馬遷《史記》體例寫成的史書,它是臺灣歷史上第一部按通史體例撰修的史書,全書起于隋大業元年(西元605年),終於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橫跨1290年的時間,有紀四、志二十四、傳六十,共計88篇。

  黃志賢在發言中指出,《〈臺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的出版對於促進大陸民眾了解臺灣歷史,推進兩岸文化交流,增進兩岸同胞民族認同具有重要意義。連橫先生書寫《臺灣通史》的意義不僅在於結束了臺灣無史的狀況,更在於第一次用歷史定位了臺灣的中國歸屬,還原了臺灣作為中華國土的血脈之身。再過幾天,將迎來臺灣光復68週年紀念日,回望那段慘烈的歷史,英勇的臺灣同胞以65萬人罹難的巨大犧牲,證明自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離的成員,那種在孤絕環境中所遭受的苦難和進行殊死抗爭的精神,感天動地、可歌可泣!

  據介紹,連橫先生創作《臺灣通史》之時正是日本殖民者強行推行“皇民化”最猖獗之時,出於“夫史者,民族之精神”的先賢認識以及“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的民族擔憂,連橫先生秉筆直書,全書卷一《開闢紀》敘隋代大陸與臺灣的往來至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事;卷二《建國紀》敘鄭氏盤踞臺灣事;卷三《經營紀》敘清代經營臺灣二百年事;卷四《過渡紀》敘甲午戰敗後臺灣人民奮勇抗日事……,以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證明了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血緣關係。

  此外,本書還以專門列記的形式,記述了丘逢甲等抗日英雄的事跡,再現了臺灣人民反抗外族侵略,特別是反對日本殖民者侵佔臺灣的鬥爭史,體現了先輩臺胞愛國愛鄉的情懷。

  座談會上,臺海出版社社長馬鐵介紹了《〈臺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的出版情況,有關專家學者解讀了該書對促進兩岸交流的意義。新華社臺港澳部副主任陳斌華,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褚靜濤、馬平安,部分在京盟員、臺胞,以及臺盟中央機關和臺海出版社的有關同志也出席了座談會。(台灣網記者 王怡然)

  延伸閱讀:

  臺灣光復日——1945年10月25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臺灣省警備司令陳儀代表中國政府在臺北市公會堂,接受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兼臺灣總督安藤利吉的投降。從這一天起,被日本侵奪50年之久的臺灣和澎湖列島等地正式宣告收復,重歸中國版圖。10月25日因此被命名為“臺灣光復日”。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專門為本次座談會題詞:翰墨書香 文化橋梁 兩岸共賞 互和融合。(台灣網 王怡然 攝)

[責任編輯:朱媛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