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心手相連一家親——安徽經貿文化訪問團考察臺灣紀行

2014-05-13 10:53:00
來源:安徽日報
字號

   5月7日下午,省委書記張寶順率安徽經貿文化訪問團考察臺灣仁寶集團,許勝雄董事長(右二)介紹仁寶集團發展情況。記者徐國康攝

   初夏的寶島,草木滴翠,生機蓬勃。

   5月6日至11日,省委書記張寶順率安徽經貿文化訪問團考察臺灣。短短6天,從北到南,從城到鄉,張寶順一行與臺灣各階層真情互動,增進血濃于水的同胞親情,共謀皖臺合作的發展大計,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唐承沛,副省長花建慧及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考察。

   從歷史到現實——

   親情之旅“讓彼此的心貼得更緊”

   安徽與臺灣有著源遠流長、割捨不斷的血脈情緣。臺灣開山之祖陳棱、臺灣近代化之父劉銘傳、五四新文化運動旗手胡適等在臺灣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都是安徽人。追尋先賢足跡,接續同胞親情,實現心靈契合,是此次參訪的一條主線。

   6日上午,張寶順一行在臺灣桃園國際機場一下飛機,就驅車前往銘傳大學桃園校區參訪。與銘傳大學校長李銓一見面,張寶順就高興地説:“雖然我是第一次來,但一到這裡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因為我們有劉銘傳的親緣關係。 ”

   李銓激動地説:“臺灣是劉銘傳的第二故鄉,安徽訪問團到臺灣,我們也是故鄉人,自然倍感親切! ”

   2011年銘傳大學設立安徽教育中心以來,我省已派出近300名中小學校長、教育管理幹部等來此學習培訓。張寶順親切看望了第9期中學校長高級研修班26名學員,勉勵他們珍惜難得機遇,認真學習思考,既要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又要多交朋友、深交朋友,努力成為皖臺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

   臺灣銘傳大學綜合教學大樓前,矗立著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銅像。張寶順一行瞻仰了劉銘傳銅像,會見了銘傳大、中、小學校長,參觀了劉銘傳紀念館和銘傳大學兩岸文化交流中心,並與銘傳大、中、小學師生聯歡。張寶順希望進一步加強皖臺校際合作,共同提升教育發展水準,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北宋清官包拯在臺灣影響深遠。相傳乾隆年間,海上漂來一尊包公的神祇牌,臺灣民眾建廟奉祀,包公廟自此香火鼎盛。據統計,目前臺灣共有1000多座包公廟,臺灣信眾一直視合肥為包公淵源正統。

   雲林縣四湖鄉海清宮包公祖廟是臺灣傳承包公精神、包公文化的發源地。 10日上午,安徽訪問團來到這裡舉行贈送包公銅像儀式。臺灣各地包公廟代表和當地民眾1000多人云集而來,舞龍獅、放禮炮、敲鑼打鼓,夾道歡迎來自包公故里的客人。海清宮主任委員蘇金志説:“包公是千古傳頌的清官,包公精神傳承公平正義,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同,這是我們包公文化交流的基礎。 ”

   張寶順在致辭中説:“包公的家鄉在安徽省合肥市,今天我們穿越海峽,把包公銅像送到這裡,就是希望以包公情緣為紐帶,進一步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聯結,增進皖臺同胞的情感交融,把兩地的距離拉得更近,讓彼此的心貼得更緊。 ”

   皖臺交流既有歷史淵源、文化基礎,也有人緣相親、姻緣相連。截至2013年底,我省民政部門累計登記涉臺婚姻共9299對,其中皖籍新娘佔絕大多數。安徽姑娘嫁到臺灣,生活過得怎麼樣,家鄉父老十分惦記。在臺期間,訪問團一行參加了臺灣皖籍新娘見面會。

   話家常,念故鄉,談夢想。韓岳紅、丁彩虹、劉德鳳等皖籍新娘代表,講述了入臺生活的情況、職場打拼的故事。張寶順對安徽姑娘的生活熱情和拼搏精神表示讚揚,希望她們繼續發揮聯結兩地的優勢,當好溝通兩地的使者,為深化皖臺交流多作貢獻。

   得知她們籌建在臺“徽姑娘”姐妹會,張寶順稱讚説:“‘徽姑娘’這個名字好,與‘灰姑娘’諧音。期待你們像灰姑娘一樣美麗嬗變,為安徽父老增光,為皖臺交流添彩! ”

   聽著“娘家人”語重心長的叮囑,許多“徽姑娘”眼中閃動著淚花。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