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堅持“幹”字為先,決勝脫貧攻堅

2017年03月13日 08:09:00  來源:四川線上-天府評論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全國“兩會”期間,新華網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3月7日四川線上)

  王東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既回顧了近年來,特別是去年脫貧攻堅首戰之年,四川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取得的一個個成績,又對下一步四川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提出思路。不僅談成績,也談感受,更不回避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還存在的“硬骨頭”。王東明在專訪中再次向全川廣大幹部群眾吹響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

  其實,縱觀整個專訪內容,無論是談首戰之年的大勝,還是談下一步決勝階段的工作,更或是談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的感受,都圍繞了一個中心詞,那就是“幹”。筆者認為,“幹”就是在脫貧攻堅中總結出來的最好經驗,也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的決勝法寶。

  “幹”就是最好的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發出“衝鋒號令”,併為這場攻堅戰役指明方向,各地如何抓落實就成為關鍵。在制度上抓落實,作出《決定》,制定扶貧開發《綱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和10個專項配套方案,以“幹”完成脫貧攻堅的“3+10”制度設計。在組織保障上抓落實,從省到鄉“雙組長”的建立,調劑增加編制充實、配齊、配強各級扶貧隊伍,增強“五個一”幫扶力量等等,以“幹”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正式基於此,才在“幹”中取得顯著成效。試想,如果不在“幹”上發力,不真刀真槍去做、一件一件去抓,僅有決心和架勢,又怎能取得全省有5個貧困縣摘帽、2437個貧困村退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1.5%下降到4.3%的重大階段性成效。因此,筆者認為,這一切成效正是廣大幹部能按照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抓落實,幹字當先、幹在實處的結果。

  “幹”就是最好的擔當。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於擔當,需要廣大幹部樹立無私奉獻的為民擔當意識。不管是真脫貧、脫真貧,精準脫貧,還是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都需要廣大幹部的作為與擔當。也正是廣大幹部在“幹”字上發力,才將脫貧攻堅鎖定在住房安全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形成好風氣養成好習慣等系列目標上,才有以釘釘子精神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僅在“幹”中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還在“幹”中實踐了不忘初心,更在“幹”中收穫了群眾的點讚。

  “幹”就是決勝的法寶。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能不能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不在於口號有多響亮,關鍵還是要看怎麼“幹”。歸根結底要看廣大黨員幹部能不能繼續堅持和發揚實幹精神,能不能“幹”字為先,擔當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再次吹響,只要廣大黨員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帶領貧困群眾,以實幹抓落實,以實幹促作為,定能取得脫貧攻堅戰的最後勝利。(作者係四川線上新聞觀察員)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