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脫貧攻堅看廣西]152元到8000元的蛻變 芒果大王“移山”脫貧記

2017年03月01日 13:30:01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在百色革命老區,有一位看似普通卻又十分不簡單的老人,66歲的他,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卻有一雙有神的眼睛。他是百色人口中的“芒果大王”,是田陽縣那坡鎮尚興村的“老支書”,還是“全國扶貧狀元”,他的名字叫莫文珍。

  帶領全村易地搬遷 “硬體”“軟體”都跟上

  從1987年起,莫文珍帶領全村從大山深處整體搬遷出來,用了近30年時間在幾十座荒坡上種植芒果、發展副業、輸出勞務,終於“搬了出來、穩了下來、富了起來”,成了遠近聞名的移民新村。

  莫文珍在種植芒果的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剛搬遷出來時,在沒有資金扶持的背景下,他組織群眾修路、修水利、造田造地。然而原本應該三年結果的芒果,在他種植的第五年卻依然顆粒無收,這讓莫文珍發了愁。他向政府求助,聯繫了廣西芒果專家歐世金教授,學習種植芒果的技術,並將自己所學毫無保留的義務傳授給村民。

  通過種植芒果,莫文珍家的每人平均收入已從搬遷之前的152元增長到8000元,如此巨變也影響著其他村民,未搬出的村民開始紛紛響應易地搬遷政策,政府為此加大投入力度,先後規劃建設了13處移民安置點,移民搬遷275戶1348人。

  “芒果大王”義務宣講 毫無保留共同脫貧

  經過近30年芒果種植的經驗積累,現在莫文珍已經成為百色地區的“芒果大王”,他種的芒果遠銷全國各地並出口。他不僅用自己的故事激勵人,還經常去給果農義務授課、鼓勁。通過理論知識講授和實地操作等方式,讓果農們直觀地學習芒果種植技術的要點,這對種植技術匱乏的果農來説,培訓活動及時解決了無技術、護理難等問題。2016年7月至今,莫文珍在百色多地義務授課達46期。

  在給村民授課的同時,莫文珍並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他表示目前開始接觸農村電商,在銷售方面還要繼續摸索。莫文珍説:“一個人要成功,要有三個前提,一要勤奮,二要懂得技術,三要舍得投入。”如今,漫山的芒果樹開滿鮮花,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年。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