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文化強國、精神家園 時代課題下如何提升我們的“文化品質”

2017年02月21日 08:54:13  來源:東南網
字號:    

  編者按:面對“文化強國”的戰略實施,面對“精神家園”建設的時代課題,作為文化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創造者,各地領導幹部的理念和作為關係到社會“道德想像”的維度、公民“心靈成長”的路徑、文化體制改革的步伐。本期我們邀請了8省區的宣傳部長,圍繞本報評論部“如何建設文化強國”系列評論,探討各地的關注焦點,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

  讓“最美”成為“家園”載體

  茅臨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近年來,在浙江大地上涌現出的最美媽媽、最美教師、最美環衛工人……一個個平凡而鮮活的普通人,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成為提升道德風尚、增強精神力量、鑄造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

  讓這些“最美”成為浙江精神品牌,要強化引導,像樹立英模人物一樣樹立普通百姓的道德典型,像捧紅文藝體育明星一樣捧紅“草根英雄”,讓“最美”人物感動公眾、傳承精神、延伸理想。要在強化實踐上下功夫,“最美”貴在實踐,要積極推動人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自我奉獻中增強社會價值認同,培育文明道德風尚。要在強化保障上下功夫。“美”的認同,需要精神倡導,也需要物質支撐。要加強對“最美”行為的政策激勵,加快完善以政府為主導的褒獎體系,以援助、獎勵、社會保障等措施,形成支援、鼓勵人們真學、真信、真用的良好氛圍和制度保障。

  以文化突破贏得競爭優勢

  趙 金(中共雲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雲南是文化資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1996年我們在全國較早提出了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奮鬥目標,2008年又提出了推動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強省邁進的戰略思路。經過10多年的努力,雲南文化建設取得較好成效。以《雲南映象》、《麗水金沙》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品帶著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在不斷接受市場和觀眾的考驗中成為雲南亮麗的文化名片。

  回顧發展歷程,雲南開闢了一條具有自身區域特色的文化産業發展新途徑。雲南的實踐證明,文化既直接拉動經濟增長,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經濟欠發達地區並不等於文化欠發達。像雲南這樣經濟基礎薄弱但文化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通過文化上的突破,形成獨特競爭優勢。當經濟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時候,經濟發展才能進入更高層次,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放大“好人好報”的正面效應

  唐承沛(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省長)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文化建設不能成為短腿。這些年,為回應人民群眾焦慮的誠信缺失、道德滑坡等問題,進而培育良好“道德想像”,尋找支撐“心靈成長”的支點,安徽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打造“好人安徽”品牌。我們以開展學雷鋒活動為抓手,褒獎群眾身邊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層涌現的凡人善舉,努力挖掘安徽豐厚的道德資源,不斷放大“好人好報”正向效應,著力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數年的“中國好人榜”評選中,安徽上榜人數都名列第一。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制定幫扶道德模範的長效機制,最大限度地解除道德模範的後顧之憂,激發更多的人見賢思齊行善事、做好人,不斷夯實美好安徽的道德根基,增進人民致力科學發展、建設美好安徽的認知認同。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