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方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論述精神

2024-05-22 09:57: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堅持目標引領,突出問題導向,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闡述了改革的正確方向、原則方法、重點任務。這些重要論述為在新的歷史起點、新的歷史方位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裡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偏離了這一條,那就南轅北轍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指明瞭全面深化改革的前進道路和價值取向,強調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堅持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方向,更好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更多用改革的辦法推動高品質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當前,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正處於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跨越的關鍵時期。能否實現這一跨越關鍵在於經濟結構能否實現轉型升級、經濟發展能否實現由要素投入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的重大轉變。全面深化改革,通過破除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充滿生機活力的制度保證,是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問題謀劃推進改革,有效應對重大風險挑戰,譜寫好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準開放、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新篇章,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

  全面深化改革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産關係。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全方位、深層次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創新深刻重塑生産力基本要素,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推動生産力向更高級、更先進的質態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創新驅動發展能力穩步提升,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在載人航太、量子資訊、核電技術、大飛機製造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新質生産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生産關係必須與生産力發展要求相適應,通過全面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形成與新質生産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産關係,能夠有效打通堵點卡點,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産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順暢流動。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繼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提供高水準制度供給,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營造良好制度環境,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有力支撐,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正確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攻堅期,需要統籌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要素,注重推動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同配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堅持正確方法論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等。這些重要論述蘊含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精髓,是推動改革落實的科學指南。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深化改革,加強改革調查研究,加大改革抓落實力度,做到全面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推動各項改革舉措切實落地見效。

  詳見:中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文章《進一步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以高品質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