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完善政府治理體系

2023-03-14 10:10:00
來源:新華日報
字號

  作者:吳凡(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揚州大學基地特聘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釋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豐富內涵,並要求將其深刻融入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之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黨的二十大站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新起點上提出的戰略目標。政府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至上為價值遵循,以法律制度為根本保障,以美好生活為奮鬥目標,推動政府治理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

  堅持人民至上,涵養人民情懷,建設人民政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黨百年奮鬥的重要歷史經驗,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高度凝練和系統總結。人民至上是建設完善政府治理體系的價值基準和根本要求。長期以來,我們黨和政府在治國理政中秉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始終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進程中勇往直前,在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大考驗中銳意進取。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人民是我們黨執政最深厚的基礎和最大底氣。正是因為我們黨和政府堅定人民立場,以人民利益為起點、以人民力量為依託、以人民滿意為歸宿,才能團結帶領人民完成脫貧攻堅、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任務。邁上新征程,推動建設和完善政府治理體系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涵養深厚人民情懷,充分發揮人民主體作用。涵養深厚人民情懷就是要深刻認識到人民在推進治理體系現代化中的根本性意義,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價值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主體,植根人民、依靠人民,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科學精準、及時有效回應人民呼聲。充分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就是要尊重人民在推進治理體系現代化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肯定人民的首創精神,調動起人民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要通過結構優化和流程再造,增強政府對人民智慧的汲取能力,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融合人民訴求與主張,充分彰顯人民主體地位。要拓寬民眾平等參與、理性溝通的方式渠道,虛心向人民學習,拜人民為師,激發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汲取人民的智慧與能量,以人民的實踐創新推動政府治理創新。

  培育法治思維,強化制度保障,建設法治政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對推進政府治理體系現代化做出重點部署,為建設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提供根本遵循。政府法治化水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支撐和重要依託,也是關乎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佈局的關鍵環節,政府治理體系現代化關鍵在法治化。

  法者,治之端也。良法善治是對人民主體地位和人民利益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與人民的生活和利益緊密相關,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歸根結底是為了依法保障人民權益,更好服務人民。邁上新征程,我們要推動建設和完善政府治理體系,以更好保障人民利益為目標,補齊薄弱環節和短板,堅持職責法定,強化制度保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政府法治化水準。職責法定是提升政府法治化水準的基本前提,為各級政府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提供制度依據。應當明確界定黨政機關各自職能與許可權邊界,確保政府機構職能設置更加合理,提升機構設置科學性;厘清政府間縱向、橫向關係,推動政府間“權—責—利”配置更加平衡,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堅決破除利益部門化、地方化傾向等現象,確保法律制定以人民利益為依歸,真正造福人民,提升政府公信力。制度保障是提升政府法治化水準的重要內容,為廣大人民積極參與國家事務管理以及政府決策、執行、監督全過程提供法律依據。應當持續推進政府協商等民眾政治參與渠道的實踐探索,拓寬普通民眾參與政治生活與表達利益訴求的途徑,深化民眾對政府運作的參與度,增強民眾對政府政策的認同度。依法行政是提升政府法治化水準的最終目標,應當強化以法治為重要標準的考核體系和監督體系建設,引導公務人員樹立法治思維、強化法治意識,將日常工作中的關注重點轉向行政執法過程的合法性和合規性,堅決防止政績驅動導致的政府行為對民眾合法權益的侵擾。

  聚焦美好生活,著力為民服務,建設服務型政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何讓人民過上幸福的日子是我們永恒不變的課題。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是政府治理的不懈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被強化,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成為行政體制改革和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戰略目標。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轉化,推動建設和完善政府治理體系應當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著力為人民服務,努力破解當前發展難題,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一方面,要兜牢底線,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受制于地區發展差異以及城鄉發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原因,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仍然是我國政府治理的一個重要目標。應當持續推進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創新,形成政府主導、市場和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服務供給格局,在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效率的同時,在托幼、養老、扶貧、就業等重點領域開展針對性工作,擴大基本公共服務惠及面。另一方面,要聚焦重點,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夯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經濟基礎,關鍵在於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應當健全政府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構建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國家戰略規劃的導向作用以及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的協調配合作用,增強經濟增長穩定性和可預期性。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政府市場監管和制度保障作用,營造良好市場氛圍,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同時,也要推動服務型政府與法治政府的深度融合,促進改革與立法的良性互動。當前,全面推進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積累了豐富經驗。邁上新征程,不僅要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且人民歡迎的政策、措施及時轉化為法律規範,還要適時修改原有法律中不適應服務型政府建設要求的部分,整合各地既有經驗,從國家層面形成統一的制度設計,以法治方式更好推動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建設,提升政府服務水準。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