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家風建設是領導幹部終身課題

2022-11-28 11:26:00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作者:劉淑濱(黑龍江省委奮鬥雜志社)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不僅關乎家庭小家之興衰,更關乎民族大家之未來。關于“家庭家教家風”的相關表述曾出現在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的報告中,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作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要內容加以強調,這是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首次被寫進黨代會報告,充分彰顯了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的重要作用。

  良好家風的培鑄,需要豐厚的精神財富作支撐。孔子庭訓“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誡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包拯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諸如此類的中國傳統家風箴言,跨越時空、源遠流長。毛澤東“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的親情觀,周恩來“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係,不要炫耀”的“十條家規”,習仲勳教育子女“勤儉持家、低調做人”。這些紅色家風故事,大嚴大愛、歷久彌新。可以說,無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訓傳承,還是革命前輩紅色家風的代代賡續,積善成德、明德惟馨,啟迪、教化著一代又一代人。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良好家風是社會文明高塔的“累土”,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幹部,其家風狀況在這其中更具有關鍵性作用。

  領導幹部的家風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不僅關係自己的家庭,而且關係著黨風政風,與政黨的價值取向、政治目標緊密相連。從近年查處的腐敗案件來看,家風敗壞已成為領導幹部違紀違法的重要誘因。有的領導幹部特權思想作祟,信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有的親情觀錯位,把家族利益淩駕于紀法之上;有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利用權力帶領全家“抱團貪腐”。“落馬”幹部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家庭幸福和人身自由為代價,警示著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治國理政的高度,在多個重要場合反復強調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意義。2022年6月在四川三蘇祠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幹凈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黨的二十大報告又明確指出,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督促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嚴肅查處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利用影響力謀私貪腐問題。

  殷殷囑托、言猶在耳。清正廉潔是為官者的本分,亦是為官者家風的本色。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始終保持清醒警醒,從家風敗壞的反面典型中引以為戒、惕厲自省,既要自己以身作則,又要對親屬子女看得緊一點、管得勤一點,把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作為必修課、常修課,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加強家風建設是領導幹部的終身課題,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領導幹部要切實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不棄微末,久久為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牢牢守住親情關、廉潔關,用“修身”“齊家”成就“積善之家”,以純正家風涵養清朗黨風政風社風。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