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勇擔強國使命 開創發展新局

2022-11-24 08:19: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教育、科技、人才單獨立章、統籌安排、一體部署,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歷史發展規律、時代發展特徵和未來發展關鍵的深刻洞察和深邃思考,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勇擔科教興國使命、開創卓越發展新局提供了重要指南。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遵循,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再次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賀信精神,更加深刻領悟到“打造了一大批國之重器”“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為黨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貢獻”的高度肯定,既是對哈工大多年來在服務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不斷發展壯大的規律揭示,也是對哈工大面向新時代新徵程,發揮航天第一校“尖兵”作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科學指引。要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就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以更強係統觀念和戰略思維,高位謀劃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新百年卓越之道。

  加強黨的領導,引領學校走好卓越發展新徵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黨的領導是全面的、係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係統、整體加以落實。進入新時代,哈工大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學校政治建設達到新高度,第四次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面向新徵程,哈工大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係,推動黨的領導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要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係,模范執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著力加強制度建設的正確性、適應性和係統性,全方位推動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一流大學治理效能。要健全理論武裝體係,係統梳理理論武裝的有效舉措和特色打法,以體係化思維夯實四梁八柱、補齊短板弱項、強化協同機制、健全轉化機制、完善評價體係,以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推動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要建強幹部工作體係,對標“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要求,突出“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養成”重點,建強幹部素質培養、知事識人、選拔任用、從嚴管理、正向激勵“五大體係”,為學校在迎風險、抗打壓、破封鎖中闖出新路提供堅強保證。要建強基層組織體係,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因地制宜、全面建強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雙向融合機制,持續創新“+支部”“支部+”黨建工作有效打法,確保基層黨組織始終成為黨領導哈工大發展壯大、邁向卓越的堅強戰鬥堡壘。

  培養傑出人才,抓好後繼有人根本大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進入新時代,哈工大始終把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東北人才高地”築得更高更牢。面向新徵程,哈工大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源源不斷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堅持“導之以大”,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建強“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大思政課體係,引導學生心懷“國之大者”、踐行“國之大者”。堅持“助之以力”,深化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完善“五育並舉”頂層設計,以高質量教育教學資源供給支持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堅持“強之以特”,弘揚哈工大科教融合產教融合育人特色優勢,支持學生腳踏實地造重器、真刀真槍練本領。堅持“育之以優”,持續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和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加速構建精準化全球人才選聘體係、暢通“分類卓越”發展渠道,造就新一批教學和科研並舉、立德和育人並重的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通過不斷鞏固辦學方向始終正確、內生動力持續迸發的育人生態,培育凝聚新一批扎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的新時代哈工大“八百壯士”,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傑出人才,努力把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的戰略謀劃,持續轉化為傑出人才自主培養的豐碩成果。

  打造國之重器,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進入新時代,哈工大始終堅持“四個面向”,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鼎力支撐“飛天”“探月”“探火”“天宮”“北鬥”等國家重大項目實施。面向新徵程,哈工大將緊盯國家重大戰略係統發力,加快推進科研范式和組織模式變革。

  堅持厚植底蘊,發揚老一輩哈工大人“手中有一顆紐扣,就想著為國家做一件大衣”“大師+團隊”“數十年磨一劍”的科研傳統,以“硬漢”文化激揚攻關鬥志。堅持超前謀劃,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主動謀劃搶佔世界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超前布局和推進實施新一批重大戰略性儲備項目,為助力強國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堅持集中攻堅,聚焦重點領域關鍵核心,完善從重大工程實踐中凝練科學問題的工作機制,強化重大科技問題帶動的基礎研究,努力在源頭和底層上破解更多“卡脖子”難題。堅持集智攻關,在推進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貫通中擔綱領銜,協同各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開展“大兵團”作戰,以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匯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強大力量。通過全面提升有組織科研的前瞻性、精準性和係統性,持續提升服務支撐強國戰略的科研攻關能力,以過硬本領助力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