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職業教育與勞動就業緊密攜手

2022-07-11 08:5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時評】

  作者:譚用發(媒體評論員)

  前不久,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發佈,為推動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術技能水準,促進就業創業,建設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和技能型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提供了明確的政策依據和法治保障。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一次職業教育座談會上,幾位基層教育工作者談到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時坦言,“一些職業院校畢業生專科不專、職業不精是很多企業避而不用的主要原因”“職業教育是面向市場的就業教育,只有突出市場需求的引導作用,讓職業教育與勞動就業緊密攜手,才能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潛力與優勢,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和吸引力。”

  眼下,隨著我國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特別是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在生産中的深度應用,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為強烈。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讓職業教育與勞動就業緊密攜手,愈發顯得緊迫和重要。

  讓職業教育與勞動就業緊密攜手,最關鍵的是要堅持面向市場、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我國職業教育先驅黃炎培先生曾經説過:“辦職業學校最大的難關,就是學生出路。無論學校辦得那麼好,要是第一班畢業生沒有出路,以後招生就困難了。萬一第二班再沒有出路,從此沒有人到府了。”這句話對今天的職業教育仍然適用。“出口暢,入口旺”,讓學生充分就業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如今,凡是辦得好的職業院校,無不把面向市場、促進就業放在突出位置。近幾年,山東等地一些職業學校招生報名火爆,一些高分學生主動選擇接受職業教育,學習技術技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職業學校的畢業生不僅就業率高,而且就業品質也比較好,有的學生甚至還沒畢業,就被一些知名企業“預定”了。

  讓職業教育與勞動就業緊密攜手,須著力在産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多下功夫。被視為德國經濟發展“秘密武器”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最值得學習借鑒的便是深度的産教融合、校企合作。近些年,我國職業教育中向對口産業輸送人才的各類“訂單班”很受歡迎,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更是得到了人們的青睞和好評。實踐表明,職業教育唯有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才能破解企業招不到人、學生就不了業的結構性難題,形成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良性迴圈。

  讓職業教育與勞動就業緊密攜手,更加需要注重立德樹人,培育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育人之本,莫如鑄魂。”從每天完成單一甚至枯燥的銼削動作8000余次,不斷提升打磨精度的80後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方文墨,到為了砌好一面墻,會推倒重來多次,從砌墻工成長為世界技能大賽獲獎者的95後工匠鄒彬,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高超精湛的技術,更有執著專注、精益求精和敬業守責、吃苦耐勞的精神品格。加強現代職業教育,更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積極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明確奮鬥目標,培育學生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互助合作、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著力將學生的價值觀聚焦到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專一行的執著與堅守上來。

  職業教育既關國計也是民生。讓職業教育與勞動就業緊密攜手,必將迸發出更為強勁的生機和活力,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