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積極應對氣候風險對經濟韌性的衝擊

2022-04-12 09:52: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積極應對氣候風險對經濟韌性的衝擊

  可追蹤的證據表明,人類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資源都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氣候風險成為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氣候風險可以劃分為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物理風險是指氣候變化導致的物理環境改變給經濟社會系統帶來的風險,可能導致經濟系統的短期癱瘓;轉型風險是指氣候政策在促進經濟社會系統轉型過程中誘發的系統性風險。

  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學者對經濟韌性進行重點研究。經濟韌性是指在面臨外部衝擊和政策變革的情況下,經濟系統表現出的恢復與反彈能力。隨著氣候變化議題在經濟發展中地位的凸顯,加強防範氣候風險對經濟韌性的衝擊,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氣候變化的物理風險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表明,2021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準高出1.11℃,已接近《巴黎協定》溫控目標1.5℃的下限。以變暖為特徵的氣候變化加劇了自然災害發生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具體包括對水資源、海洋與海岸帶、生態系統、農業、人體健康等造成的損害。

  就水資源而言,氣候變暖導致的降水帶北移和強度增加,會使得我國西部地區部分河流徑流量增多,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緩解該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增大濕地面積,但持續高溫又會導致黃河流域上游地區蒸散發量增加,地表徑流量減少,導致氣候敏感型地區森林面積減小、草原脆弱性上升。同時,極端降雨頻率和持續時間的增加,會導致部分地區洪澇災害風險明顯增加。從海洋與海岸帶來看,氣候變暖會導致海洋生態災害頻發,海平面上升加劇海岸侵蝕、海水入侵和土壤鹽漬化,對沿海地區經濟系統造成衝擊。從糧食生産來看,氣候變暖會導致農業病蟲害加重、農田生産環境退化、氣象災害趨強、灌溉水供需矛盾尖銳,從而增加糧食作物減産風險。在人體健康方面,氣候變暖可能間接影響自然環境中傳染病的病原體、宿主和傳播媒介,從而改變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途徑,增加傳染病暴發的可能性。

  氣候變化的轉型風險

  碳定價、碳考核和碳環評等氣候政策的實施,能夠有效促進能源系統和“兩高”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但在這一過程中也可能誘發系統性風險。

  一是企業經營風險。為減緩氣候變化,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使得企業逐漸從自願減排轉變為強制減排。企業在適應新規則的過程中,可能面臨被迫急速轉型甚至經營中斷的風險。此外,碳定價等政策會推升“兩高”行業的生産成本,短期內會降低相關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技術創新風險。在“雙碳”目標下,企業要發展就必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低碳技術創新方面的投資。比如,針對高能耗的傳統工藝過程進行綠色技術革新、積極使用清潔能源、大力發展和扶持低碳或零碳産業,等等。在轉型過程中,企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發新技術、新能源,生産成本勢必會大幅升高。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儲備,研發的高成本可能會使企業面臨轉型失敗的風險。

  三是區域經濟降速風險。一些地區(主要是資源密集型地區)的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化石能源的開發和加工,當市場因“雙碳”目標而降低對化石能源的需求時,有可能使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降速。

  四是能源轉型風險。從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是控制碳排放的最主要手段。能源轉型涉及就業安置、資産盤活、技術研發、設備購置更新等諸多環節,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必須穩步推進。否則,能源供應的小幅波動有可能通過經濟系統放大,擾亂現有的經濟運作。

  氣候變化對經濟韌性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經濟韌性的衝擊是一個複雜的傳導過程,主要包括供應鏈、産業鏈、貿易模式、能源系統、金融系統和糧食安全等方面。

  首先,氣候變化的物理風險會對經濟韌性造成影響。氣候變化的物理風險會衝擊供應鏈和産業鏈的某些核心環節,並通過供應鏈和産業鏈放大到整個經濟系統,最終損害經濟系統的韌性。比如,極端氣候事件加大了一些對氣候敏感的原材料的開採難度,並提高了運輸中斷、交付延遲等情況發生的概率,增加運輸成本,導致企業供應鏈成本上升,甚至面臨供應鏈暫停或中斷的風險。極端高溫、嚴寒和暴雨會造成生産運營設施的損壞、降低建築物使用壽命,從而增加企業的維護、更新和替代等生産成本,嚴重情況下會導致部分産品緩供或斷供,在兩種或多種極端物理風險疊加情況下,會對産品市場的正常運作産生較大衝擊,並向其他市場傳遞,最終滲透到整個産業鏈及供應鏈。有些物理風險會擾亂正常的商品供應和出口貿易,降低相關企業的商品交付能力,增加企業的多重違約風險,並引發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極端氣候事件對主要糧食作物産量的影響,會通過供應鏈逐級放大,進而對經濟韌性産生衝擊。

  其次,氣候變化的轉型風險會對經濟韌性造成影響。氣候政策驅動的産業轉型和能源轉型的順利程度,取決於前沿技術、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關鍵資源等多重要素的可得性和經濟性。從短期來看,急速的産業轉型和過早剝離部分處於關鍵節點的“兩高”産業,會降低産業鏈的完整性,造成部分資産擱淺,甚至降低能源安全的保障水準,這些都會對經濟韌性造成衝擊。從長遠來看,氣候政策的全面實施,既會創造出一些新的部門,也會淘汰一些傳統部門,可能深刻改變全球能源貿易模式,擁有低碳技術和低碳産品等比較優勢的國家或地區將在未來的貿易格局中脫穎而出。如果一個國家政策、技術、資本和資源等要素供給不足,轉型過程可能較為漫長,甚至面臨轉型失敗的風險,這最終會影響到該國的經濟韌性。此外,城市作為人口和經濟活動高度聚集的區域,氣候政策的影響會波及城市各個領域、部門,並形成衍生效應和放大效應,形成氣候變化—人口和經濟—經濟系統的傳導機制,由此影響經濟韌性。

  氣候風險應對策略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貧油少氣的基本國情,按照國家“雙碳”工作規劃部署,增強系統觀念,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保障群眾正常生活,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因此,實現“雙碳”目標也要注重防範氣候風險,既要關注氣候變化的物理風險,也要高度關注氣候變化的轉型風險,從系統視角統籌部署,形成整體應對格局。

  就氣候變化的物理風險而言,需要加強風險評估,注重部門之間的協同,形成防範風險的整體能力。科學系統地評估氣候變化的物理風險及由此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建立健全氣候變化物理風險的應急體系,加強不同部門之間政策的協同性,構建城市、行業和企業層面的跨界、跨領域氣候風險應對機制。

  就氣候變化的轉型風險而言,應加強氣候政策的模擬倣真和事後評估,提高氣候政策的科學性,提升轉型風險的預測和治理水準。可以通過碳市場等途徑籌集資金,資助國家急需的低碳技術研發活動,助力部分地區、行業和企業順利完成低碳轉型。

  此外,還應防範輸入性氣候風險。氣候風險會通過産業鏈和供應鏈,在國家間形成風險傳導,給我國經濟系統造成輸入性衝擊。因此,必須從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的雙重視角,對關鍵資源和關鍵産品進行科學合理的全球化佈局,分散氣候風險,保障我國産業鏈和供應鏈安全,提高經濟系統應對氣候變化風險衝擊的韌性。

  (作者:孫永平、劉玲娜,分別係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分中心研究員和碳排放權交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後,本文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1ZDA089〕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