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過程人民民主: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

2022-03-30 10:08: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信,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著眼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總體擘畫,重點部署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和國家機關各個方面各個層級工作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工作上來。

  科學高效的制度設計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制度成色的大考。

  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及時制定專項立法修法工作計劃,成立專班分批推進多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應對風險挑戰,有力保障了人民健康。

  2022年3月5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是全國人大議事規則自2021年3月11日修改後召開的首次大會,法律案審議環節優化,大會程式進一步規範,工作資訊化平臺使代表履職更加便利,大會更加開放透明……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完善。黨中央推進健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繫本級人大代表機制,暢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達渠道,支援和保證人大代表依法履職。豐富人大代表聯繫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人大代表中的一線工人、農民、專業技術人員代表比例和農民工代表人數均有所增加。優化人大常委會、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結構,完善人大組織制度、工作制度、議事程式。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各級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前向本級人大報告制度。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支援人大履行監督職責。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援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援和保證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果斷查處拉票賄選案,維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權威和尊嚴,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凝聚智慧與力量的制度安排激發人民創造——

  202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首次在常委會會議中採用網際網路政協調研形式與地方開展聯動協商。四級政協委員直接參與,連線點延伸至村,多名委員和基層同志通過遠端連線現場發言……展現出協商民主的廣度與活力。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在人民民主的共同旗幟下,中國共産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顯著優勢的新型政黨制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實現新發展。《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完善民主黨派中央對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實施專項監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等制度,加強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形成中國特色協商民主體系。

  黨中央出臺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系統謀劃協商民主的發展路徑,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極大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加深了民主內涵。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平安中國建設、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農産品品質安全、推動民族地區多渠道就業……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發揮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通過提出提案、視察考察、專題調研等,對國家大政方針、經濟社會各領域重要問題,進行廣泛協商,提出意見建議。

  以政協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和專題協商會為重點,以雙週協商座談會、網路議政遠端協商活動、對口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等為常態,協商議政的途徑不斷拓寬,讓廣納群言、廣謀良策、廣聚共識的效果更明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至2021年,中共中央召開或委託有關部門召開政黨協商會議170余次。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深入考察調研,提出書面意見建議730多件,許多已轉化為國家重大決策。

  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一系列制度安排,全方位、全鏈條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堅持鞏固基層政權,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完善辦事公開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人民群眾通過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職工代表大會等,廣泛、直接參與社會事務管理。以城鄉村(居)民自治為核心,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主要內容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基本建立並不斷完善,基層直接民主深入發展,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充滿活力。

  ——按照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全面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實現系統性、整體性重構。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主線,確立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到切實貫徹落實。

  ——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薄力量。

  ——圍繞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推動群團工作改革創新,更好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群眾組織作用。

  ——以保障人民生存權、發展權為首要推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

  立治有體,施治有序。

  2020年8月,五年規劃編制史上的首次“網路問計”收到了上百萬條網民意見建議。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是這次規劃編制最鮮明的特點。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規劃編制中,齊心協力編制的“十四五”規劃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典範。

  完整的制度程式,完整的參與實踐,使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到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全覆蓋,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有力保障。

  更多內容請詳見2022年第6期《求是》雜誌新華社記者文章《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中國實踐》

  (策劃:魏天舒)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