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常懷遠慮 居安思危(思想縱橫)

2022-02-24 13:2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提出:“全黨必須銘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常懷遠慮、居安思危,是歷史昭示的生存發展智慧,也是我們黨在百年奮鬥中總結出的重要經驗。

  常懷遠慮、居安思危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一種精神。《詩經》裏講“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説的是一種小鳥,在未下雨前就銜樹根加固巢穴。“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都彰顯了中華民族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誕生於國家危亡、民族危難之際的中國共産黨,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既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又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在實踐中鍛造出極強的戰略眼光和深遠的憂患意識。我們黨在成立之初就毅然帶領中國人民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在與強大敵人艱苦卓絕的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告誡全黨:“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願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強調,全黨必須銘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産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始終以人民的憂患為憂患、以國家的憂患為憂患、以民族的憂患為憂患,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清醒認識到國內外環境發生新的重大變化,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把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作為治國理政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把保證國家安全作為鞏固執政地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頭等大事,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掌握了應對風險挑戰的戰略主動,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歷史充分證明,憂患意識任何時候都不可或缺,而且形勢越好、發展越順利,越要克服懈怠情緒、增強憂患意識。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我們既要增強憂患意識,又要保持戰略定力,勇敢面對“四大考驗”,堅決戰勝“四種危險”,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以偉大社會革命促進偉大自我革命,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4日 09 版)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