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正確認識黨百年奮鬥歷史意義的內在邏輯

2022-01-28 08:47:00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在全面回顧總結黨的百年奮鬥歷程和重大成就基礎上,以宏闊的歷史視角、深邃的歷史思維,從五個方面總結了黨百年奮鬥的歷史意義。這五個方面的歷史意義,體現中國共産黨的初心使命,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蘊含著深刻的唯物史觀意蘊,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其內在邏輯。

  在人的解放與社會解放的辯證統一中把握。人的解放和社會解放,是人類的崇高追求。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鮮明提出人的解放具有社會性、歷史性、現實性,人的解放以社會解放為前提,人的解放促進社會解放,人的解放與社會解放具有內在一致性。從人的解放角度看,黨的百年奮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變為現實;從社會解放的角度看,開闢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證明,只有將人的解放和社會解放統一起來才是康莊大道、人間正道,那種將人的解放和社會解放相割裂的資本主義發展模式非但不是“歷史的終結”,反而由於無法擺脫其內在困境而不可避免地成為“終結的歷史”。

  在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的辯證統一中把握。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問題。中國共産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注重推動實踐創新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同時我們黨也高度重視理論指導。中國共産黨用自己的百年奮鬥探索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創新與理論創新的良性互動之路。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取得成功,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在世界上,使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於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所彰顯的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良性互動,對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具有重大借鑒價值。

  在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辯證統一中把握。帶領人民推進社會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而自我革命是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內在要求,是推進社會革命的客觀需要。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成為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領導著14億多人口大國、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根本原因就在於黨不但能夠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的社會革命,也能夠進行偉大的自我革命。一百年來,黨始終牢記中國共産黨是什麼、要幹什麼這個根本問題,在推進偉大社會革命的過程中淬煉自身,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共産黨人精神譜係,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不斷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打虎”“拍蠅”“獵狐”以重塑黨的肌體,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以補足精神之“鈣”,用制度紮緊拒腐防變的“籠子”,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消除了黨、國家、軍隊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

  在民族解放與世界大同的辯證統一中把握。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科學的世界歷史觀,揭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大同辯證統一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找到了實現民族解放與世界大同的正確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在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也在推動世界共同進步,有效規避了西方現代化道路的原生風險和負面效應。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中,中國共産黨始終高舉正義的旗幟,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世界共建“一帶一路”,不斷為維護世界和平積極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闢了光明前景,而且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作者單位:火箭軍工程大學)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