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握“三個需要”,汲取決議歷史智慧

2021-11-26 09:03: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字號

  “通過!”11月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話音甫落,人民大會堂響起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一個百年大黨的風雲激蕩,融入3.6萬餘字《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一個世紀征程的波瀾壯闊,濃縮進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綱領性文獻。這份決議,是一個百年大黨總結歷史、面向未來的宣言,映射出一個矢志民族復興偉業政黨的強烈責任與歷史擔當。

  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歷經滄桑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機勃勃,書寫出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向歷史尋經驗、向歷史求規律、向歷史探未來。今天,我們來到又一個應當總結而且能夠總結的重大歷史關頭。一方面,我們距離第二個歷史決議制定過去了40年。40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大大向前發展,黨的理論和實踐也大大向前發展,我們已經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但世界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另一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學習黨的歷史、總結黨的歷史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經驗,提高到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客觀需要與主觀條件,都呼喚借鑒百年曆史經驗、指引新的航程。

  汲取決議歷史智慧,就要緊扣在建黨百年曆史條件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只有從歷史中看清成功的必然邏輯,才能從歷史中提煉剋敵制勝的法寶,激發映照現實、遠觀未來的偉力。《決議》通篇融匯了百年來中國共産黨踐行初心使命所進行的奮鬥、犧牲和創造,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奮進新征程、奮鬥新時代,我們需要深刻認識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歷史意義以增強“四個自信”,深刻把握“十條歷史經驗”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不可逆轉的航道中破浪前行。

  汲取決議歷史智慧,就要緊扣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的需要。回望百年,歷史進程與思想進程,總是交相激蕩;時代大潮同領袖人物,總是相互造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於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航向。這是歷史的選擇,是實踐的證明,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奮進新征程、奮鬥新時代,我們需要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汲取決議歷史智慧,就要緊扣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全黨鬥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鬥的需要。黨的百年奮鬥歷史就是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我們黨穿越百年風風雨雨,始終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多次在危難之際重新奮起、失誤之後撥亂反正,成為永遠打不倒、壓不垮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實踐證明,我們黨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這也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特質,是黨歷經百年滄桑而永葆青春活力的奧秘。奮進新征程、奮鬥新時代,我們需要保持自我革命定力,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實現黨的全面領導和長期執政能力的整體性提升。

  1945年、1981年、2021年,每一個歷史決議,都銘刻下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歷史自覺,都記錄下一個古老民族堅定不移奮進的身影。回望風雲激蕩的百年路,聚焦氣象萬千的新時代,讓我們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汲取百年智慧,開啟偉大事業嶄新篇章。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