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球化視閾下中國共産黨百年曆史的深刻意蘊

2021-08-27 09:24: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述往思來,向史而新。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如果鋪展開來,仿佛是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如果譜寫出來,仿佛是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從這一“歷史畫卷”和“奮鬥讚歌”中,我們可以領悟到一個古老的民族何以會復興于新時代的全面密碼。站在中國共産黨百年誕辰這一特定的歷史節點上,需要我們以更宏闊的視野、更博大的境界回望過往,將中國共産黨百年曆史放置於全球化視閾下進行觀照,以揭示中國共産黨百年曆史的深層意蘊。

  從“仿傚蘇聯”到“中國特色”的百年現代化道路探索史

  迎接現代化、走向現代化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是人類文明巨幅畫卷上的濃墨重彩。在世界現代化的宏大敘事中,中國作為“後發”者,歷經從“仿傚他者”到“中國特色”的轉型,走出了一條既順應世界現代化發展大勢、又凸顯自身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路,生動展示著中國共産黨人百年現代化道路探索史。

  以“初學者”姿態,在“仿傚蘇聯”中摸索現代化之路。在全球化視閾下,裹挾於世界現代化洪流中的古老東方大國在西方的強勢挑戰中開啟了自身的轉型與蛻變。俄國十月革命建立起的蘇聯,在工業革命時代的西方文明所創造的歐美現代化的軌道旁邊,依據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未來社會的理想“藍圖”,修築了另一條人類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遂成為中國共産黨在成立初期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參照樣板”。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為破除百廢待興的發展僵局,毛澤東同志指出“蘇聯共産黨就是我們的最好的先生,我們必須向他們學習”。1953年提出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其核心內容是“一化三改”,其中“一化”即“工業化”,當時我國工業化經驗不足,遂借鑒了蘇聯工業化建設的經驗。由此我們“仿傚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初步奠定了中國現代化的基礎,同時也夯實了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走向。

  以蘇為鑒,開啟中國現代化道路的獨立探索。隨著蘇聯模式深陷發展泥潭,“仿傚蘇聯”的中國現代化發展出現“水土不服”的症候。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適時提出了“以蘇為鑒”、走中國自己的工業化道路的新命題。1957年,毛澤東同志在所作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明確提出要走一條有別於蘇聯的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並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是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強國,並進行了“兩步走”的戰略安排,即“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這標誌著中國共産黨人逐步擺脫對“蘇聯模式”的依賴,開啟了獨立自主地探索中國現代化的時空境界。儘管這種探索“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但卻觸發了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初步認知,對探求具有中國自身特色的現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走自己的路”,成功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國共産黨人秉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波瀾壯闊、洶湧向前的改革開放大潮中闊步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同志,在1982年召開的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第一次振聾發聵地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歷史性命題,為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中國人民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道路指明瞭方向。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同志強調“中國現代化所要達到的是小康狀態……這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並在1987年黨的十三大上,將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制度安排明確概括為“三步走”戰略步驟,計劃用70年的長時段實現“現代化”這一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四位一體”的總體發展佈局,深化了我們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知。2012年黨的十八大則第一次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同等的高度,構成了“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並將現代化目標定位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時期,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內涵從物質層面拓展到精神層面,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領域拓展到生態領域,內涵更為豐富,外延不斷擴大,成功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了21世紀。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視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領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鋪築了高蹈宏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推動中華民族偉大的現代化征程煥發出新活力、展現出新氣象。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2017年黨的十九大繪就了新的中國現代化藍圖,即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乘勢而上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門聚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並作出了相應的決定,這標誌著中國共産黨人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探索進入了更加科學、靈動的新時空境界。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將“現代化就是西方化”拉下神壇,徹底打破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現代化道路的“路徑依賴”,同時中國在“後髮式”基礎上積累的“新髮式”經驗(如獨立自主、求真務實、開放創新等),也給予了其他“後髮式”國家以信心、力量和鏡鑒,拓展了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速發展又渴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典型示範,同時也印證了“另一種現代化是可能的”。

  從“積極融入”到“開拓引領”的百年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貢獻史

  回溯歷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走過了500多年的歷史進程。在全球化視野中,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是中國共産黨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貢獻磅薄偉力與豐厚智慧的一百年,走過了從“積極融入”到“開拓引領”的壯麗征程。

  積極融入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推動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躍遷。1917年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在帝國主義統治的薄弱鏈條中突圍成功,建立了人類歷史上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不僅在資本主義的汪洋大海中站住了腳跟,而且躋身於世界強國行列。而放眼東方,被囚于“三座大山”牢籠裏的中國人民急需一條解放之路。在共産國際的援助下,1921年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即立足於中國的特殊國情積極融入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領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並於1956年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極大地激發了世界上被壓迫民族與國家的革命鬥志,歐亞十幾個國家相繼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出現了一個可以和世界資本主義相抗衡的世界社會主義體系。這是社會主義凱歌行進、勝利大進軍的年代,引起了資本主義世界一片恐慌。此時,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土面積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4,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1/3,工業産值約佔世界的2/5,國民收入約佔世界的1/3,這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社會主義的樣貌。

  自覺開拓社會主義樣式,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從低潮到奮進。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仿佛鬼使神差一般,作為社會主義“老大哥”的蘇聯發生了歷史性劇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個個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了。由此,世界整個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共産黨的數量由180多個減少為130多個。面對這一歷史現象,歷來視社會主義為“眼中釘”的資産階級彈冠相慶,慶賀社會主義終於紅場成空。面對國際風雲變幻、世界社會主義陷入低潮的現實境遇,中國共産黨人既沒有消極徬徨,也沒有另走他路,而是堅定不移地通過改革開放的宏大敘事,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樣態。鄧小平同志曾經聲言:“只要中國社會主義不倒,社會主義在世界將始終站得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的低潮中迅速興起,創造了中國社會主義“一枝獨秀”的奇觀,為處於隧道中的世界社會主義帶來了隧道盡頭的希望之光。進入21世紀後,中國共産黨人緊跟時代潮流,緊抓發展機遇,不斷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此形塑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最核心、最有作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社會主義向縱深發展開闢了新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煥發出強大生機與活力,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亮麗風景。黨的十八大以來,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直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框架內不斷地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形塑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方面,這一思想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全新的理論視野,深化了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另一方面,這一思想散發出耀眼的真理性光芒,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使世界範圍內兩種制度的較量發生了有利於社會主義的深刻轉變,世界社會主義事業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重新煥發出認識世界與改變世界的強勁偉力。這不僅對於我們以新的視角認識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態勢及未來發展趨勢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我們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提供新的經驗鏡鑒、繼而推動世界社會主義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啟示。

  從“西升東降”到“東升西降”的百年世界格局演變推動史

  跨越歷史長河,透過紛繁複雜的歷史表徵,世界格局與國際秩序正在加速演進。中國從“配角”到“主角”的華麗轉身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深蘊中國共産黨人領導中國人民歷經百年奮鬥的滄桑,昭示著中國共産黨百年世界格局演變推動史。

  世界格局“西升東降”,近代中國被動地處於不公平不合理的“半邊緣”位置。歷史上的中國曾是“東方文明”和“天下秩序”的中心,形成了以古代東亞國際秩序為代表的傳統國際秩序。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西方的堅船利炮強力打破了這一國際秩序,一直驕傲地孤立著的中國被強行拖入資本主義主導的全球化的洶湧大潮中。在這個過程裏,中國被迫對外開放,以“半邊緣”地位被動回應世界全球化進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伴隨著西方列強牢牢佔據了全球政治、經濟、軍事等多領域的制高點,以東亞為核心的傳統國際秩序形態悄然退離歷史舞臺。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除了日本通過維新變法走上工業現代化道路成功躋身“列強”之外,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仍舊處於“欠發展”狀態,“西升東降”的世界格局在當時仍是一種客觀的歷史存在。

  新中國的成立終止了中國下行的發展趨勢,為世界格局的“東升西降”趨勢提供了可能性空間。二戰結束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一直是世界力量的重心,牢牢掌握了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體系與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進行較量和博弈,構成了一個二元割裂、深度對立的二元格局。20世紀60年代,越來越多的殖民地開始脫離西方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世界多極化趨勢初露端倪。1949年成立的新中國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雖一度被排斥于二戰後形成的國際體系外,卻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以“抗美援朝”的勝利提高了在國際社會中的政治地位,通過“三大改造”與“一五計劃”壯大了國家經濟實力;通過參加日內瓦會議、萬隆會議等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贏得了較高的國際聲譽;憑藉“兩彈一星”等技術的成功突破塑造了嶄新的大國形象;並於1971年正式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提高了中國的國際戰略地位。這表明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作為一個東方大國開始了從“被排斥者”到“積極參與者”的角色轉化,並從全球化的側翼逐步走進了人類文明的主軌道,這為世界格局向“東升西降”趨勢演進提供了廣闊的可能性空間。

  中國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實現和平崛起,推動世界格局加速朝“一超多極”格局演進。進入20世紀70年代,世界多極化趨勢日益公開化,顯著化。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審時度勢,對內改革僵化的計劃經濟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外積極“擁抱”全球化,加入世界經濟體系,由此成為多極化的重要一級。特別是20世紀末期蘇東劇變後,國際格局迅速演變為“一超六極(強)”,其中“一超”指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六極”(或“六強”)一般指涉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中國。中國以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矗立在世界上,發揮重要一極的作用。21世紀以來,從“金磚四國”到“金磚五國”概念的出場,表明中國崛起不是一個孤零零的現象,而是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現象。隨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世界經濟力量對比逐步發生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東方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話語權,改善了西方與東方國家長期形成的不平等格局,推動世界格局向“東升西降”趨勢演進。

  中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境遇下積極作為,成為世界格局演變的核心驅動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際格局在激烈的博弈與競爭中走入深度重組和變革重塑的重要歷史關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驅動“東升西降”的世界格局朝具象化、可視化、持續化方向演進:一是經濟話語權極大提高。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2020年,中國抵住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性衝擊,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而反觀西方,美歐經濟、社會正呈現分裂衰退之勢,世界經濟重心正“自西向東”位移。二是政治話語權持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彰顯,衝破了蘇聯解體後“歷史終結論”所聲稱的西方民主制度“最優論”的桎梏,削弱了傳統世界政治秩序中“西方優越”的價值要素,成為東方發展中國家不斷學習借鑒的典範。三是文化話語權有效提升。中國共産黨人積極促進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向世界人民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中國風範,有力回擊了“西方文化優越論”,奠定了世界各國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主基調。四是國際治理話語權顯著增強。在近年來“逆全球化”思潮洶湧、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治理格局日漸瓦解的情勢下,中國共産黨人倡議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助推全球治理話語權加速向發展中國家傾斜,全球單邊主義、強國治理體系被打破,舒緩了“後髮式”崛起國與“先髮式”霸權國之間的緊張,“東升西降”的趨勢不可阻擋。

  (作者為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