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知新覺:以農業産業化推進農村産業融合

2020-08-07 09:2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支援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産業鏈,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産業鏈增值收益機制,形成有競爭力的産業集群,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農業産業化和農村産業融合發展都是農業經營制度創新。農業産業化主要指農業産業化經營,實現種養加、産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農村産業融合是指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通過産業聯動、體制機制創新等方式,跨界優化資金、技術、管理等生産要素配置,延伸産業鏈條,完善利益機制,發展新型業態,打破農村一二三産業相互分割的狀態,形成一二三産業融合、各類主體共生的産業生態。從一定意義上説,農村産業融合可以涵蓋農業産業化的內容,並在其基礎上實現進一步拓展和深化;農業産業化是促進農村産業融合的重要抓手、重要機制和重要平臺,對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發展富民鄉村産業,保障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需要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以農業産業化推進農村産業融合。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農業産業化,需要通過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和示範引領,擴大農戶生産經營規模,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形成一批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同時,農業龍頭企業可以憑藉較高的管理效率和較強的市場行銷能力,帶動其他主體共同發展,將産業鏈各主體打造成為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共同體,促進各類主體融合共生。

  推動資源要素融合滲透、優化配置。在推進農業産業化過程中,發揮農業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生産者和現代企業的雙重作用,有利於促進資源要素融合滲透。一方面,農業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生産者,通過自建基地或者利用産業化組織模式建立訂單基地,可以對接傳統農業資源;另一方面,農業龍頭企業具備現代企業所應具備的理念、先進技術等。農業龍頭企業兼具雙重角色的特徵,有利於推動農業與工業、農村與城市、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要素融合。

  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農業龍頭企業依託農産品加工環節,可以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在縱向環節的融合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從實踐看,農業産業化本身就是不同産業環節的融合。出於保障原料品質、提高産品品質的考慮,農業龍頭企業為農戶、家庭農場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示範引導農牧結合、農林結合、農漁結合、農旅結合,在一二三産業的橫向融合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為保持市場競爭力,農業龍頭企業在生産經營過程中需要秉承價值提升理念,從各個環節挖掘增值空間,實現價值鏈提升。

  密切各主體利益關係,讓農民共用發展成果。農村産業融合與農業産業化都是基於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各相關主體利益共用、風險共擔,二者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在推進農業産業化過程中,通過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密切利益關係,督促農業龍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助於增強農民的獲得感,讓農民切實享受更多的增值收益。

  催生農業新業態。推進農業産業化,發揮産業鏈各主體的比較優勢特別是農業龍頭企業的作用,有助於孕育、催生和豐富農業新業態。農業龍頭企業緊跟科技發展,洞察消費趨勢,在生産經營活動中實行“網際網路+”、集約化發展等現代經營模式,有利於創新生産方式、經營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在生産環節,發展定制農業、創意農業、工廠化農業等,將農業的邊界擴展到更廣範圍;在行銷環節,發展電子商務、直銷配送、眾籌認購、體驗行銷等,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互動;在資源利用環節,發展生態迴圈農業、休閒農業、旅遊農業等,實現生産、生活、生態共贏。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7日 09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