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戰“疫”説理】偉大鬥爭淬煉偉大精神

2020-03-23 10:34:0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丨學者聚焦系列文章(30)

  周茶仙

  歷史總是在坎坷與波折中前行,但“多難興邦”,越是艱難,越能淬煉迎難而上的精神。對此,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早已作出了回答。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強大精神的“硬核”民族,一路走來,儘管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堅強凝聚、綿延不絕的原因就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

  2020年,這場突如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傳播速度快、傳染範圍廣、防控難度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鬥爭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舉國上下萬眾一心,一線英雄不顧一切,“逆行者”的堅定無畏、志願者的大愛無私、醫護者的奮勇向前、共産黨員的衝鋒陷陣、普通民眾的大力支援等等,讓我們收穫了很多的感動,更讓我們見證了中國速度、中國擔當、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不但如此,在戰“疫”鬥爭中淬煉而成的偉大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那麼,在這次戰“疫”鬥爭中淬煉了怎樣的精神呢?本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集中展現和淬煉提升了中華民族精神。

  一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儘管大家對於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都耳熟能詳,但卻未能像今天這樣如此深刻並真切體會其要義。為抗擊疫情,全國上下,各行各業,各盡所能,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抗爭。14億人一條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聞令而動,宅在家裏,共同投入這場戰“疫”攻堅戰,“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是任何一個國家無法做到的,只有中國可以,這是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一偉大精神所作的最完美的表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二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在長期共同的生産勞動過程中日漸積澱形成的。因為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們總會遭遇一些難以預料的災難和自己無法克服的困難,需要別人的幫扶。疫情發生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部署、統一調度,舉全國之力馳援湖北、武漢,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同湖北和武漢人民在一起,共克時艱。這是大力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的結果,是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制度優勢最生動的展現。實踐證明,黨中央對疫情形勢的判斷是準確的,工作部署是及時的,採取的舉措是有效的,中國共産黨不僅能而且行。

  三是我是黨員,讓我來的鬥爭精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戰“疫”大考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共産黨員衝在了戰“疫”的最前線,在武漢,在湖北,在全國各地,我們總能聽到一句句最硬核的表達,“我是黨員,我先來”“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而且總能看到請戰書上的一顆顆紅手印,醫治火線上的一封封入黨申請書,微信群裏的一聲聲“我報名”,實際上,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産黨人“舍小家為大家”,不畏艱難英勇鬥爭的精神。

  四是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犧牲精神。戰“疫”集結號吹響後,涌現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模範人物。1月21日,武漢華科同濟醫院第二批志願者報名滿員,其中一位醫生的報名申請書上,赫然寫著“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八個大字,字字傳達著醫務工作者莊重的承諾。“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不是口號,而是義無反顧的誓言。為此,他們逆行而上、向死而生,頑強地與病毒對抗,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抗擊疫情的防火牆,形成了戰“疫”鬥爭的銅墻鐵壁。當人們用“最美逆行者”稱呼他們時,他們想到的可能只是竭盡所能治病救人。

  五是依法戰“疫”、精準施策的科學精神。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多次專門聽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彙報,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強調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同時,始終堅持實事求是,果斷採取武漢封城舉措,全國啟動一級響應,並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科學排兵布陣,做到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確保了防疫工作科學、規範、有序。

  六是天下一家、同舟共濟的擔當精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是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災難,疫情之下沒有人能置身局外。疫情面前,是選擇同舟共濟、並肩奮戰,還是選擇以鄰為壑、隔岸觀火?對此,中國已給出了標準答案。疫情發生後,中國與世界各國坦誠合作,展現出“天下一家”的精神,用行動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總書記説,“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比爾蓋茨回信中表示,“我一直講,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中國不僅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發佈疫情資訊,努力加強同國際社會的合作,並以多種方式展開技術交流,這都體現了中國為全球疫情防控所做的貢獻。尤其是在國外疫情日益嚴重的當下,中國完全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派出醫務人員開展援助,願與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共同戰“疫”。

  每一次鬥爭都會孕育生成一種精神,並匯聚起磅薄的力量。在這場戰“疫”鬥爭中,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發揚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現的偉大精神,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戰“疫”鬥爭就一定能取得全面勝利!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來説就是,有這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也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可以説,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或是將來,民族精神都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支撐,是排除萬難、奮勇向前的不竭精神動力。

  (作者繫上饒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