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追夢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

2019-03-16 15:28:00
來源:《求是》
字號

  京華三月,桃紅柳綠,草長鶯飛。在億萬中國人民向著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堅定奮進之際,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新時代的50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不負人民重托、不辱時代使命,為民代言、盡心履職、共商國是,寫下了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新篇章。向大會的成功表示熱烈祝賀!

  一年一度的“兩會”,是我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的“兩會”,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關鍵之年召開的重要會議。人大會議審議批准的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總結去年工作,客觀準確分析當前形勢,明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思路和主要任務,貫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戰略部署,突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一個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催人奮進的好報告。人大會議審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兩高”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外商投資法草案,審議通過了其他報告和其他事項。政協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關於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兩高”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討論外商投資法草案;審議通過了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政治決議等決議和報告。“兩會”開設的“部長通道”、“代表通道”、“委員通道”直通民意,短短的通道,成為解讀政策、建言獻策、傳遞民意的大舞臺,一個開放透明、坦誠自信的新時代中國撲面而來。

  “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政協委員、參加人大會議多個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語重心長,為我們勝利前進指明瞭方向。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總書記就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與委員們深入交流,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概括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四個一”,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深刻指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主要挑戰和科學路徑,強調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兩年時間,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必須堅持不懈做好工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要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鬆,整治問題不手軟,落實責任不鬆勁,轉變作風不懈怠。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與代表們共話“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總書記強調,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鄉村振興是包括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樹牢綠色發展理念。要補齊農村基礎設施這個短板。要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要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在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強調,要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不斷增強我國在世界大變局中的影響力、競爭力。要堅持問題導向,解放思想,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給創新創業創造以更好的環境,著力解決影響創新創業創造的突出體制機制問題,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社會氛圍,特別是要為中小企業、年輕人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為高技術企業成長建立加速機制。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把工作做到廣大臺灣同胞的心裏,增進臺灣同胞對民族、對國家的認知和感情。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總書記強調,全軍要站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高度,堅定決心意志,強化使命擔當,銳意開拓進取,全力以赴打好我軍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落實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國防和軍隊建設目標任務。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字字珠璣、擲地有聲,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智慧力量、人格力量,極大鼓舞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心。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使之成為我們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時間的年輪,刻印下奮鬥者的足跡,見證了極不平凡的2018年。回首過去的一年,面對歷史少有的國內外複雜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穩中求進,我國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新動能快速成長,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實現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門紅。一年來波瀾壯闊的實踐再次證明,中國人民有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勇氣、智慧和力量,中國的發展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展望新征程,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複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困難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動搖,幹勁不能鬆懈。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擁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和不斷迸發的創新活力,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十分強烈。我們有戰勝各種困難挑戰的堅定意志和能力,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也不會改變。在新征程上,任憑亂雲飛渡、風吹浪打,只要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上下同心、迎難而上,就一定能跑好民族復興路上“關鍵一程”,用輝煌的業績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獻禮。

  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總體要求。在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進出口穩中提質;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金融財政風險有效防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這些目標體現了推動高品質發展要求,符合我國發展實際,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是積極穩妥的。要樹立必勝的信念,鼓足奮力拼搏的決心,圓滿實現這些預期目標,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促進人民生活再攀新水準。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人民將在全面解決溫飽問題的基礎上,過上殷實寬裕的生活,這是中國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偉大跨越。我們既要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的決心,又要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清醒。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很多大事要完成,還有很多短板要補齊,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發出了脫貧攻堅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動員令,要一鼓作氣啃下“硬骨頭”,打贏“攻堅戰”。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即將迎來70華誕的人民共和國,正在追夢的路上高歌奮進、步伐雄健。“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紮根本國土壤、汲取充沛養分的制度,才最可靠、最管用。今年是全國人大成立65週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今年是人民政協成立70週年。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新型政黨制度。回望歷史,在中國建立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曾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的一個歷史性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無數仁人志士勇往直前以赴之,斷頭流血以從之,殫精竭力以成之。在中國這樣一個有5000多年文明史、人口數以億計的國家,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建立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新型政黨制度,在中國政治發展史乃至世界政治發展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追夢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我們有責任把中國新型政治制度、新型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使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斷向前邁進,把全國各族人民和全體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我們都是新時代的追夢人,每個人都應當努力奮鬥、奮勇爭先。以新思想凝聚起的萬眾磅薄之力,推動著“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