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激蕩愛國奮鬥精神 書寫高校新答卷

2018-10-21 08:59: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強國密碼】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光明日報國內政治部聯合主辦】

  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近日,由吉林大學藝術學院主創的2018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音樂劇《黃大年》創作彙報研討會在吉林大學舉行。用藝術形式再現黃大年先進事跡,再次鼓舞和激勵了全校師生弘揚愛國奮鬥精神的決心與信心。

  2018年8月28日,教育部印發《在教育系統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的實施方案》。由此,“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在全國教育系統紮實展開。

  連日來,各地各級高校黨委積極引導師生員工把愛國奮鬥的紅色基因融入日常,融入每個人、每一天的學習與工作中。

  黃大年(左二)及團隊成員在極寒天氣下進行固定翼無人機試飛。新華社發

  1.將愛國奮鬥精神融入教書育人

  在北京大學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堂上,林毅夫、孫熙國、潘維、孫代堯、孫蚌珠等知名學者先後登上講臺,為同學們講授研究和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新成果。名家雲集的思政課,成為學生們爭相搶座的熱門課。

  將愛國奮鬥精神融入課堂教學,打造精品思政課程,只是北京大學持續營造弘揚愛國奮鬥精神濃厚氛圍的一個剪影,折射著全國高校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的熱潮。

  為將“愛國奮鬥”和西遷精神內化為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西安交通大學校黨委通過研討會、報告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在全校開展愛國奮鬥精神學習討論,切實增強師生對新時代愛國奮鬥精神、黨和國家奮鬥目標的理解和認同。同時,充分利用學校黨建網路學習平臺開通“愛國奮鬥正當時、建功立業新時代”專題網路學習,截至目前,已有10500人次參加學習並完成考核。

  鐘揚(中)在復旦大學的實驗室工作。新華社發

  2018年9月28日,復旦大學舉行紀念鐘揚同志逝世一週年系列活動,引導和激勵學校師生在新時代砥礪奮進、建功立業。學校公佈了鐘揚教授基金首批獲獎者名單。鐘揚教授基金獲獎者、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院長沈輝表示:“學習鐘揚同志愛國奮鬥精神,就是要時刻思考,作為一個復旦人在今後的工作中,如何修煉黨性、完善自我,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這樣的精神。”鐘揚教授基金獲得者、同濟大學生命學院副教授郭光普表示:“在鐘揚同志的感召下,我再次申請了第九批援藏幹部,這次獲得的鐘揚教授基金,我也將用來支援西藏地區貧困孩子的學業。”

  2.引燃青年學子愛國奮鬥情

  “只要你心懷夢想,對航太事業有一份熱愛,同時有從事科技創新的激情,那麼在這裡,你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將衛星放上天!”2018年9月26日晚,在一場主題為“青春的選擇”的大學生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衛星技術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李暉面向大一新生發出邀約,並分享和講述了團隊成立20餘年來先後研製發射14顆小衛星背後的愛國奮鬥故事。

  自2018年8月以來,哈爾濱工業大學通過組織青年學子聆聽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辦名企小班行、開展暑期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助力青年學子以實幹和擔當寫好新時代的愛國奮鬥故事。

  北京大學連續邀請了紮根帕米爾高原、輾轉多個邊陲鄉鎮的鐘梓歐,帶領貧困村成功“摘帽”的第一書記陳俊,在少數民族地區帶領鄉親致富奔小康的宗立冬等青年選調生回母校交流演講,為萬千青年學子樹立愛國奮鬥的青春榜樣。

  南開大學組織師生前往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橋頭堡、革命老區、農村工廠和基層一線貧困地區等,親身見證在黨的領導下民族復興發展的輝煌歷程,更好地樹立四個自信、認清時代使命,積極主動發揮專業優勢,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初步統計,全校已有5200余名學生組成500余支社會實踐隊,奔赴全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100多名教師入選“師生同行”計劃,師生共研共學、同行同踐,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增強了愛國奮鬥的自覺意識。

  3.激勵廣大師生建功立業新時代

  “弘揚好愛國奮鬥精神,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征程中,我們更加努力服務西部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主動思考、主動作為、主動奉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趙軍武介紹,學校黨委將“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的學習貫徹作為下半年黨支部“主題黨日”和“三會一課”活動的核心內容,同時以中青年黨外知識分子為主體,開展“繼承優良傳統,不負時代擔當”專題活動,始終做到“聽黨的話跟黨走”“全方位引導廣大師生在新時代自覺弘揚踐行愛國奮鬥精神,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新業績新貢獻”。

  吉林大學黨委組織部部長邊鐵介紹,吉林大學將全方位開展崗位踐行活動,把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與激發知識分子創新創造活力,激發奮鬥激情結合起來,引導廣大知識分子在新時代建功立業。各院級黨組織將教育引導廣大知識分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提高人才培養適需性,深度融入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搶佔國際科技前沿制高點,主動開展崗位創新、崗位建功、崗位奉獻等創先爭優活動,使愛國奮鬥精神成為推動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的強大動力。

  “新時代,新征程,需要在廣大師生中弘揚優良傳統、激發內在情懷。”據時任北京理工大學黨委組織部部長(現任北京理工大學徐特立學院院長)張笈介紹,學校各級黨組織將結合選樹身邊典型,突出“生態營造”。持續打造榜樣群體,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圍繞“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學習實踐活動,選樹愛國立業標兵,學習院士、專家等老一輩和新時代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政治生態、崇尚真理的校園學術生態、和諧美麗的校園宜學生態。

  精彩的華章,總是在接續奮鬥裏書寫。如今,在全國各地各高校,“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日趨如火如荼、深入人心。形式多樣、別開生面的活動,讓廣大師生在感動、思考中凝聚起愛國奮鬥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動力。

  《光明日報》( 2018年10月21日 07版)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