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知新覺:堅定理論自信 站穩中國立場

2018-05-08 11:1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進入新時代,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理論創新資源取之不竭,構建中國理論大有可為。習近平同志指出,在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上,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中國道路是中國人民腳踏實地走出來的,自己走出來的路就要用自己創造的理論來指導。比如,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等,都是中國提出的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的概念和理論。廣大理論工作者必須堅定理論自信、站穩中國立場,努力豐富和發展中國理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理論支撐,為人類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站穩中國立場。站穩中國立場,關鍵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堅持和發展中國理論。站穩中國立場,要求我們將重點放在深入研究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和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社會實踐上,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加快形成與中國綜合國力、國際地位相稱的理論體系和研究範式。當然,站穩中國立場並不意味著關起門來搞研究,還要在立足本國實際的基礎上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

  創新傳播方式。當前,我們的一些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在國際上的聲音還比較小,還處於有理説不出、説了傳不開的境地,制約了中國理論的影響力。應運用多種途徑和方式,加強對中國理論的宣傳闡釋。例如,用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不斷增強中國理論的感染力和説服力。既要講好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大道理,也要講好個人成長、家庭幸福的小故事;既要有詩和遠方,也要有泥土芬芳。要通過生動的故事,讓宏大的中國理論變得可觸可感。

  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是在解決一個個重大現實問題中不斷前進的,在這一進程中形成的中國理論顯然已超越本土意義而具有世界意義。中國理論不僅能解答中國發展問題,而且也在為其他國家探索發展道路提供借鑒、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們要善於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不斷增強中國理論的引領力和解釋力。

  (作者為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廣東財經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8日 07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