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2018-01-18 08:14: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關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論述

  夏春濤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集中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和主要內容,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權威讀本。該書分17個專題編排,其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第一個專題,屬於總論,也是貫穿全書的一條紅線。我們要把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深刻領會、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寫好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經千辛萬苦探索出來的復興之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産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帶領人民經過接續奮鬥和不懈探索,開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人間正道。正如習近平同志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一文中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曆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産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託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願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鬥和犧牲,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這是習近平同志在《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一文中指出的。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是刻骨銘心的,從這段歷史中得出的結論是令人信服的。鴉片戰爭後,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為了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和各種各樣的嘗試,但最終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中國共産黨的誕生,給風雨如晦的舊中國帶來了光明與希望。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開啟了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習近平同志指出:“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毅然決然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敢於面對曲折,勇於修正錯誤,團結帶領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責任編輯:郭碧娟]